第A06:版面六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湖南高铁学院先科桥隧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纪实
~~~——湖南高铁学院先科桥隧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纪实
~~~——湖南高铁学院先科桥隧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纪实
~~~——湖南高铁学院先科桥隧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纪实
~~~——湖南高铁学院先科桥隧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纪实
~~~——湖南高铁学院先科桥隧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纪实
2016年04月21日 星期四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入校即“入职” 上学即“上岗”
——湖南高铁学院先科桥隧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纪实
  ■本报记者  向吟吟  通讯员  何素淑

  “这些学生综合素质高,到岗后动手操作能力强,上手也快,能很快胜任工作!”在湖南高铁学院近日举办的校企座谈会上,上海先科桥梁隧道检测加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先科桥隧学院院长邹常进对桥隧检测1201班刘帅和吕超的表现给予了高度肯定。刘帅和吕超是湖南高铁学院先科桥隧学院第一批学子,在校期间表现优秀,两人参与的作品《高铁工程质量检测技术服务公司》荣获湖南黄炎培职业教育奖创业规划大赛二等奖。如今,刘帅留在上海先科桥梁隧道检测与加固工程公司上班,吕超则被长沙地铁相中。

  先科桥隧学院于2012年5月份正式挂牌成立,由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与四家企业联合创办,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办学体制。学院开设“桥隧检测与加固”专业,已培养了许多优秀的毕业生,就业率达100%,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先科桥隧学院的办学模式和成果得到了省市领导以及铁路企业的支持和认可。这与学院双主体经营、双身份培养、校企五对接、基地共建享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1

  双主体经营  做“活”专业

  目前,我国高速铁路迅猛发展,需要建设大量的桥梁隧道,更需要专业的检测与维护。湖南高铁学院先科桥隧学院及其“桥隧检测与加固”专业应运而生。校企双方形成利益相关的共同体,学生主要学习铁路桥梁隧道、铁路桥隧检测与加固、铁路路基检测技术、高速铁路概论等技术知识。如今,双主体经营,做“活”了专业,成效显著。

  投入主体双元。先科桥隧学院和湖南高铁学院每年按比例投入办学经费、教学经费,不足部分由合作企业负责投入。湖南高铁学院负责提供校内教学科研场地、校内实训场地,企业投入科研启动经费、提供生产性检测与加固仪器设备。目前已投入的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800万元。管理主体双元。先科桥隧学院的院长由企业具有丰富现场技术经验的高级工程师、总经理担任,执行院长由学院具有丰富教学和管理经验的系主任担任,其他管理人员由双方派员组成。任职的管理人员属于企业管理模式。教育主体双元。在先科桥隧学院,所有的老师都能上讲台,下现场,进研究所。学院建立“一人双岗”动态培养的交流机制,企业共安排20名现场高级技术人员担任学院专业核心课和实践课教师,学院安排的10名专业基础课教师每年到企业定期顶岗轮训,参与企业现场技术管理和提供技术支持。

  先科桥隧学院师生参与湘桂铁路、娄邵铁路、衡州大道等多个项目的建设工作,开办职工技能培训班43期,每年技术服务收入1200万元;参与工艺工法研究,校企共获得国家专利76项,提升了企业核心技术;满足企业短暂用工需求,为企业节约经济成本370万元。服务企业能力增强,这与产教密切融合,校企实行五对接密不可分。

  专业对接生产岗位。学生进校就知道出去以后就是要当质量员、检测员,学院按照企业岗位能力要求设置相关专业课程,并根据现场需要,对课时动态调整,比如企业强调学生必须学好测量,学院就加大测量课时数。教学项目对接生产项目。专业课程采取项目教学,所有的教学项目来源于生产项目,企业保证项目的持续供给,近几年来共提供教学生产项目85项,完成了包括湘桂铁路、娄邵铁路、衡阳市衡州大道等多个项目的检测工作。教学情景对接生产情景。教学手段现代化、实景化,专业课均在企业提供的多媒体教室上课,企业将现场施工过程拍成录像资料,分解成单个教学项目,做成教学软件,学生在教室就能观看项目如何施工,需要掌握哪些技术。这种方式使教学做到了有的放矢,更直观,更具操作性。课程标准对接职业资格标准。按照试验员、线路工、桥隧工、测量工等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要求设置课程标准。突出两点,一是对接企业需求,按照同步现场技术标准和满足最新工艺、工法的要求设置;二是具有前瞻性,在充分考虑企业当前需求的同时,考虑对口和相关行业发展对职业能力的需求。毕业证书对接职业资格证书。实行以证代考,学生毕业时,需拿到“检测试验员”、“桥隧工”、“测量工”等职业资格证书。

  3

  校企五对接  盘“活”服务

  在师傅的指导下,先科学子参加合作企业监控测量项目。   ■通讯员  王学彦  摄

  2

  双身份培养  激“活”潜能

  先科桥隧学院开展了师徒签约模式,到目前已签约两次。在第二次签约现场,来自企业的15位技术骨干与桥检1301班的30名同学签订师徒协议,每一位师傅带1—3名同学,从学生入学起即开始全程指导学生的教学与生产活动。师徒结对,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解决了教学与生产密切融合的问题,帮助学生做好了职业生涯规划,有效对接了企业文化。

  企业认为,要找到符合自己要求的人才就必须亲自参与培养,因此,培养学生不仅是学院的事,也是企业的事。于是,先科桥隧学院培养学生的方式也有了其独特性,学生一入学,企业就派师傅和学生结对子,这些师傅有着双重身份,既是企业的技术骨干,又是学生的指导老师。师傅利用课余时间,带着徒弟到实验室搞实验,下工地作业,到企业了解岗位升迁,感受企业文化,随时随地给徒弟讲课、演示,徒弟们随身带着一本《教学与生产实习手册》,上面记录着学生学习所得和师傅的评语,这本手册成了考核师徒成果的重要依据和学生毕业的重要资料。

  此外,桥隧检测与加固专业课程进行多样化考核,如以证代考、综合实践考核+师徒工作考核、理论试卷考试+师徒工作考核,这些都是因材施教个性化教学的重要尝试。

  先科桥隧学院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激“活”了学生潜能,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升,订单比例达100%;实践技能不断增强,2012年参加全国铁路职业院校铁路测量技能竞赛获团队特等奖、单项特等奖;在创新创业上也颇有建树,2013年,学院“高铁工程质量检测技术服务公司”项目参加湖南省黄炎培职业教育奖创业规划大赛获二等奖。

  4

  基地共建享  推“活”创新

  2013年元月,先科桥隧学院内挂牌成立“桥隧检测与加固工艺技术研究所”,企业负责投入科研启动经费。研究所人员由先科桥隧学院老师、学生和企业技术人员共同组成。研究所的目标是联合桥隧检测与加固企业和高校,发挥各自技术优势,凝聚人才,整合资源,共同攻克产业技术难题,为提高产业创新能力而努力。其主要工作任务是开展对企业新技术、新工艺的总结和创新研究。这样的基地共建共享,推“活”了各方面的创新发展。

  湖南高铁学院在校内提供1000平方米场地,由合作企业衡阳市恒德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按照行业甲级检测单位标准,建成生产性检测基地。包括高分子材料室、胶凝材料检测室、高性能混凝土室、桥隧结构检测室、桥隧病害加固处理室等13个试验室,公司为教学实习提供耗材,包括钢筋、水泥、沙石、混凝土试件、土工合成材料等建设用原材料。基地实行企业化的“7S”管理,公司可利用基地独立开展对外技术服务工作。基地发挥三大功能,对社会开展工程质量检测、学生生产实训和工艺工法研究,同时满足教学生产和科研需要。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由其他合作企业负责建设,上海安文桥梁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在上海建设一个1200㎡的符合铁道部、交通部桥隧专项资质要求的检测基地;北京怀仁前景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在北京建设一个2400㎡的加固基地;上海先科桥梁隧道检测加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利用现有基地在南昌建设一个20000㎡的加固基地。

  研究所成立以来,极大地激发了师生的创新能力,凝聚了一个科研创新团队,加大了协同创新力度。目前已向国家专利局申报专利5项,已经获得专利授权2项,另外已有10项发明专利正在研发和准备申报。

  截至目前,先科桥隧学院已连续招生四年,其中2012届27名学生已毕业,分别在上海先科公司、公铁集团、中铁五局、东莞市新宜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南铁天河、长沙地铁、衡阳建材公司、恒德检测公司等单位就业,就业率100%,根据对合作单位的满意度调查,毕业生就业稳定,各单位对学院和毕业生的满意度均在95%以上。先科桥隧学院在为社会输送检测人才的同时,影响力和吸引力也不断增强。为企业培养大批“高品质、高标准、高效率”高端技能型人才,把学院打造成国内桥隧检测与加固领域一流品牌,成为全国专业服务产业的示范。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入校即“入职” 上学即“上岗”
衡阳揽下16个一等奖
让阳光照亮每个残障孩子的心灵
交通工程学院教授论道五峰茶
石鼓区投资300万 添置校园足球设施
1600余名学生获赠新校服
衡阳日报版面六A06入校即“入职” 上学即“上岗” 2016-04-21 2 2016年04月21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