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编/伍施施 校对/龙师群 版式/雷 俊
《道德经》由战国时期道家学派整理而成,记录了春秋晚期思想家老子的学说,虽然只有五千多个字,但其内容却涵盖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军事学等诸多学科,被后人尊奉为治国、齐家、修身、为学的宝典——
《道德经》:一部影响深远的经典
■文/本报记者 刘娴 图/本报记者 王 翟
3月12日上午9点30分,“船山故里·国学飘香——石鼓书院大讲坛·国学讲座第四十一讲”在市广电影视中心开讲,衡阳本土文化人士周渐明从历史上中外名人的评价引入,将《道德经》这部哲学著作深入剖析,带领观众深入到老子的思想世界。
国外名人在《道德经》中吸收营养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在周渐明看来,这句诗是最能体现《道德经》这部著作的奥妙之处。因为有人说它是哲学书、有人说它是政治书、有人说它是兵书、有人说它是养生的书,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所以,《道德经》究竟是什么性质、什么主题的作品,到现在依然还没有一致的观点。周渐明说:“从不同的角度解读,《道德经》就会呈现出不同的面相,面相不同,观点各异,主题自然也就难以确定了。人们各自取其精华,为我所用,也是理所当然的。正因为《道德经》具有包罗万象的神奇,所以,古今中外,人们对它的关注度极高,评价也非常高。”
美国著名哲学家、史学家威尔·杜兰在《世界文明史》的书中写了这么一句话 “或许,除了《道德经》外,我们将要焚毁所有的书籍,而在《道德经》中寻得智慧的摘要”。周渐明告诉大家,像威尔·杜兰一样能在《道德经》当中找到所需“智慧摘要”的国外名人还有很多。其中,莱布尼兹继承发展了老子的《道德经》和《易经》的思想,提出了二进制,并给太极阴阳八卦起了一个西洋名字叫做“辩证法”;德国总理施罗德曾在电视上呼吁,每个德国家庭买一本《道德经》,以帮助解决人们思想上的困惑。有调查显示,德国每四户就有一本《道德经》;美国总统里根引用老子的“治大国,若烹小鲜”来表达他的施政理念;俄罗斯前总统梅德韦杰夫建议全世界“遵循老子的教诲,来应对世界金融危机”;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说,只有遵循老子的“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才能处理好国际关系。此外,《纽约时报》还将老子列为“世界古今十大作家”之首,是真正“天下第一”的作家。
中国古人对《道德经》有不同解读
当然,除了国外名人对《道德经》给予高度评价,这部经典之作在中国从古到今的影响就很深远。周渐明说,这不仅仅是因为唐玄宗、宋徽宗、朱元璋和清朝的顺治这四位皇帝亲自为《道德经》作注解,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产生了巨大而深刻影响的,也是通过对《道德经》解读之后形成的各种观点和学派。
周渐明告诉大家,庄子学识渊博,喜欢写文章,有的文章阐述老子的思想,有的则是表达自己的观点,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道德经》思想。后来,人们认为庄子的思想和老子的最为接近,于是,就把他和老子并称为“老庄”,老庄学说也就成为了道家思想的核心内容。令人意外的是,另外一个能够完全听懂老子说话的韩非子,却是法家的代表人物。同一个老子,同一本《道德经》,庄子读出了道家的境界,而韩非子却读出了法家的精髓。说韩非子得到了老子的精髓,是因为他写的《解老》和《喻老》是解释《道德经》最早的文章,也有学者认为是最权威的文章。庄子学习老子的目的是自隐无名,逍遥世外,而韩非子学习老子的目的则是为君主提供“富国强兵、一统天下”的方法和手段。司马迁在《史记》中将韩非子与老子庄子合在一个传记里,并说韩非子的理论来源于黄帝和老子。
和韩非子看法相近,把《道德经》看做政治学的还有三国时期的少年天才王弼。他在《老子注》中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意思是,天下万物是“以一为主”的,“以一为主”是宇宙间的普遍规律,是最高的“道”。此外,春秋时期吴国的将军孙武是将老子的思想融入军事领域的杰出人物。孙武所写的《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被誉为“兵学圣典”。这本书现在是美国西点军校和哈佛商学院高级管理人才培训的教材。据说,拿破仑也常看《孙子兵法》。
周渐明说,有人认为,《孙子兵法》的军事思想基础是《道德经》。我们从这两部作品的比较可以看出,这种说法确实有道理,能够明显看出老子和孙子的关系不一般。比如:老子说:“不争而善胜”;孙子说:“不战而屈人之兵”——这两句话的意思几乎一样:不去争斗却能够胜利,不去打仗却能够制服敌人;老子讲“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意思是,领导者与老百姓心相连;孙子讲“上下同欲者胜”,同样表达了“上下同心协力”的意思。
《道德经》涉及政治、哲学等多方面
周渐明说,古今中外的人分别从哲学、政治、兵法、养生等角度,研究和注释《道德经》,既有合理性,又有片面性。但是在他看来,《道德经》虽然也涉及了哲学、军事、养生等方面的内容,但大多数章节是在讲为君之道,治民之法,因此,可以说,《道德经》是一部教导君王治国的政治作品。
周渐明告诉大家,《道德经》“无为而治”的理论和“自然哲学观”具有深远的现代价值和意义。因为,不管历史如何进步,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永远存在。所以,任何时代的领导者如果不乱作为,顺从民意,顺从自然,肯定是国家之福,如果自作聪明、大胆妄为,去扰民、去伤民,必定是国家之害。正因为如此,美国总统里根才引用了“治大国若烹小鲜”,奥巴马才说《道德经》对他当选美国总统有很大的帮助。也正因为如此,《道德经》才可以被看成现代管理学的经典。
老子的“自然哲学观”在《道德经》当中的篇幅不多,却是最吸引人的。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在享受物质文明的同时,也不得不面对其带来的后果。比如,PM2.5、江河水质污染严重……老子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说的是一种平等关系,天地自然并不是以人类为中心的,更不是以个人为中心的,所以,千万不要以为“我最大”,不要以为自己“最神圣”,我们必须与天地万物和谐相处。这,就是“道”。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老子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哲学观”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周渐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