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每年10月至次年的2月是空气污染现象相对高发的时段,尤其是2月是比较严重的月份。但今年由于在城区推行“限放烟花爆竹”,对改善城区空气质量起到了较好作用。
“坚决向污染宣战,打一场治理污染的攻坚战。努力改善环境质量,改善我们赖以生存的共有家园!”近年来,我市在开展环境污染整治过程中,全面吹响美丽衡阳集结号。
建筑工地和道路扬尘,是造成PM10浓度超标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在大气首要污染物——细颗粒物(PM2.5)主要来源中,城市扬尘影响较大。为了让空气更清新,市环保部门积极开展降尘工作,同时引进10台“多功能抑尘车”,对城区主要道路以及部分建筑工地实施了喷淋降尘。大大改善城区环境,进一步提升城市环境空气质量。
为了让天更蓝,市环保局在全省率先实施黄标车提前淘汰政策,去年我市在推进机动车排气污染控制中,完成市级三个机动车排气检测站和信息监控平台建设,并开始运营,核发环保检验合格标志21336张,淘汰黄标车13723辆,检测车辆12646台。
一组数据可见治理效果:去年全市空气质量达标率为80%,城区空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平均浓度为0.018毫克/立方米和0.030毫克/立方米,同比2010年分别下降58.1%和18.9%。
据悉,“十二五”期间,我市打响了一场场环保“攻坚战”,交出了一份份靓丽“成绩单”: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4项主要污染物减排均超额完成任务;全面完成湘江保护和治理第一个三年行动计划,在全省考核中,取得两年全省第一、一年全省第二的好成绩。
市环保局局长刘晓利告诉记者,深化环境污染治理,突出抓好大气、水和土壤三个行动计划实施,是今年乃至“十三五”工作的重中之中。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将加强工业废气污染治理,推进电力、钢铁、水泥、有色等行业除尘、脱硫、脱硝设施建设与改造,完成清洁生产审核;全面整治燃煤小锅炉,禁止新建2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完成城市建成区1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淘汰和清洁能源改造。强化机动车排气污染控制,全面开展机动车尾气检测,机动车环保标志发放率达到90%以上,全面完成淘汰黄标车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