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面一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6年03月09日 星期三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绘就生态家园画卷
  ——“小康蒸湘”系列报道之三

  ■本报记者  胡建军  通讯员  龙 盘

  近年来,蒸湘区奏响生态最强音,生态环境持续优化,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8.6平方米,中心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0.66%,主要污染物排放达标,成功创建我市唯一一个省市两级文明城区。辖区内先后有雨母山镇荣获“全国文明村镇”称号,立新二社区、大立社区、太平二社区、幸福路社区、联合新村社区荣获“全国文明社区”、“全国科普示范区”、“全省示范社区”等称号,灵山村、东阳村被评为省级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

  投入数千万

  改善“水生态” 

  “十二五”期间,蒸湘区累计投资5000万元完成各类水利工程200多个,除险加固小Ⅱ型水库10座,完成杉旭河和柿江河综合治理工程,扩容改造排渍站2个,硬化渠道11公里,新开和扩容山平塘148口,新建集中供水工程2个,解决了农村1.59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全区70%以上的群众喝上自来水。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搬迁蒸水河流域砂场51家、生猪养殖场10家。

  城西污水处理厂二期已建成运行,污水处理的能力达到22.5万吨/日,服务面积达到50平方公里,涵盖湘桂铁路以北、蒸水河以南、湘江以西区域内的污水处理,使城区的“水生态”明显改善。

  绿化家门口

  人在画中游

  蒸湘区委副书记、区长林喜洋说:“加强园林绿化建设,改善蒸湘生态环境,是奏响生态蒸湘最强音的应有之义。”(下转第二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在衡工作满5年 最高可享受一次性补贴60万元
为“十三五”开好局提供思想保证
把握定位 牢记使命 坚持方向 明确路径 加强领导
项目建设 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
影响审批事项办理将被问责
绘就生态家园画卷
乡镇党委换届工作 要做到“十条”标准
金秋10月,去游蒸水西堤赏南段风光
衡阳日报版面一A01绘就生态家园画卷 2016-03-09 2 2016年03月09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