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2015年,常宁人信心倍增: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9.6亿元,增长9.0%;财政总收入16.31亿元,增长15.6%;固定资产投资160.8亿元,增长19.7%;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0.1亿元,增长10.7%;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314元、12812元,分别增长8.9%、9.1%。
展望2016年,常宁人目标更高:将从“工业强市、民生优先、城乡统筹、交通畅达、特色农业、发展核电”六个方面着力突破,努力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以上,财政总收入增长12%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以上。
关键词:
工业是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争当县域经济发展排头兵、实现全面小康,常宁必须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实现路径]突出有色产业循环。利用水口山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契机,构建“水、渣、气、热”四大循环网,实现园区大循环,打造成“国家级园区、循环化产业、创新型基地”。金铜项目在确保今年3月竣工的基础上,启动二期建设,规划建设中国五矿重金属产业园;加快推进瓦松铁路建设,确保年内竣工通车;大力发展铜压延加工产业,建设铜压延加工区;着力做好园区企业服务工作,加快推进金翼铅业、华兴冶化等项目,确保年内竣工投产;加快建设鸿博稀土抛光粉、德国梅塞尔工业气体等项目,推动有色产业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攀升。
突出加工制造产业。发挥人力大市、资源大市和湘南承接沿海产业转移桥头堡的优势,对接“制造强省五年行动计划”,着力打造有色金属精深加工、服装加工、轻工制造等产业基地。宜阳工业园和各乡镇(片区)要引入一批制衣、制鞋、电子、农产品开发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发挥其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作用,帮助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和增收。
突出园区平台建设。水口山经开区要围绕创建成国家级经开区,打造水口山工业新城的目标,进一步拉伸骨架,推进冶金路、五矿路、双园路建设,全面启动皂新东路、希望路、水口山路、沿江路、文兴路建设; “135”创新创业园要加快厂房和服务平台建设,夯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基础。
关键词:
民生优先就是要建设幸福常宁,让老百姓过上富裕、健康、有尊严、体面的生活。
[实现路径] 实施精准扶贫。按照“四个一批”、“五个突出”的要求,着力抓好产业扶贫、安居扶贫等工程,做到精准识贫、精准施策、精准发力。今年要再减少贫困人口8000人,完成易地扶贫搬迁2000人,建设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4个,47个省级贫困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强化民生保障。做优做强常宁教育品牌,启动常宁一中、二中搬迁,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落实“一乡一园”计划,年内城区新增中小学学位2000个,化解城区学校大班额问题;落实国家、省出台的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对在乡村任职20年以上的优秀教师实行专项表彰。
加快民生建设。狠抓基础设施建设,立足长远建设城区第二水厂,并结合西外环、新河连接线建设,带动西部乡镇发展。加快文体事业发展,重点建好“两馆两场”,即可容纳5000人的综合性室内体育馆、可容纳3000人的游泳馆、综合性体育运动场、绿树成荫的生态体育广场。同时,在东门湖公园高标准建设新闻中心,将东门湖公园打造成体育文化中心。
关键词:
坚持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
[实现路径] 加快宜居城市建设。重点打造山水宜城、水口山工业新城、江河核电城。山水宜城的建设,要按“一城两风光带四湖六园”的城市定位,启动“三年兴城计划”。加快升级新区,升级改造5平方公里青阳新区,延伸宜水、潭水风光带,加快建设“4个湖”和“6个公园”。加速旧城改造,今年要启动并完成青阳路、群英路、泉峰路3条道路提质改造,老城区全面停止新建房屋审批,D级危房一律拆除,改建成公共绿地或停车场。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不断完善农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引领农民建设风格浓郁、特色鲜明的农家小屋、别墅小院;抓好老年公寓、乡镇敬老院等建设,不断提高人民幸福生活指数。实施第四轮新农村示范工程,各乡镇要找准定位、突出特色,打造一批惠民、特色、亮点工程,稳步推进小城镇建设。
加快重点镇建设,发展商贸旅游产业。统筹规划、分批打造一批重点乡镇。按照“一乡镇一特色”思路,加快旅游事业发展。庙前景区要积极对接万景集团,加紧提质改造,确保创成4A景区。深度挖掘旅游文化,切实加大旅游推介力度。加快培育市场主体,力争年内新培育“四上”企业40家。加快华岁国际商贸城主体工程建设,推进城乡集贸市场改造,发展现代物流业,重点抓好水口山有色金属物流园等建设。
关键词:
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 战略,自觉对接湖南“一带一部”战略,大力发展临路经济、临空经济、临江经济,让常宁成为人才、资本、物流的洼地,经济的高地。
[实现路径] 大手笔谋篇。科学对接全省交通“十三五”规划,认真谋划好交通项目。力争兴永衡郴赣铁路过境常宁,规划建设衡阳轻轨(常宁段),争取衡常快线、低空机场等战略项目早日落地。
大气魄布局。着力打造常宁市域内“一纵一横”(岳临高速、华常高速)的高速路网和“五纵三横”(五纵:G234、S107、S345、S225、S228;三横:G356、S347、S350)的国省道路网。3年内以高速为枢纽,通过国省道建设改造,把罗桥、庙前、塔山、洋泉等旅游景区乡镇串连起来,真正为塔山脱贫和旅游开发打下基础。
大力度建设。今年要开工建设华常高速常宁段、G234线新河至塔山段和S347线庙前至塔山段。要对S214线全线进行提质改造,今年7月1日前完工;要美化亮化4个出城口;抓好G356线宜阳至柏树下段提质改造。启动北门停车场等建设,力争青市车站年内投入使用。推进城市公交双轨制改革,倡导绿色出行。
关键词:
绿色发展是五大发展理念的底色,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常宁用发展新理念破解“三农”新难题,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序推动农业现代化。
[实现路径]发展“两油两叶”优势产业。在稳定全市粮食生产的基础上,优先发展“两油两叶一加工”产业,做大做强油茶、油菜、茶叶、烟叶产业和农副产品加工,打造常宁农产品生态、绿色、有机、富硒特色品牌。深度开发常宁茶油、无渣生姜、塔山茶叶和石盘贡米等地理标志产品和特色品牌,提高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结合乡村生态旅游,做响“油茶第一市”品牌,加快油茶生态文化产业园建设,巩固扩大高产油茶基地;要抓好高产油菜生产示范片区建设,争创全省油菜生产重点县;要打造1个国家级基地单元,力争跻身全国重点种烟产业县(市);要做强常宁生态有机茶,今年新建有机茶园5000亩,争创全省茶叶生产重点县(市)。
加快重点农业项目建设,培强农产品加工企业。积极发展休闲农业,加快“万亩玫瑰园”、“百万樱花园”等项目建设,大力发展产业示范园、观光园、生态公园、农家乐等庄园经济,形成“农旅结合、以旅促农、以农强旅”的产业形态,持续增加农民收入。继续深化与湖南农大的校地合作,强化农业的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启动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园建设,创办特色产品电商销售中心。
关键词:
安全高效发展核电,实现跨越发展。
[实现路径]常宁在核电项目选址地江河乡规划建设“10平方公里、10万人口”的核电工业新城。首期建设“2平方公里、1万人”的核电工业园。核电站建成后,核电工业新城定位为核电生产服务基地,重点发展清洁能源核电装备制造、核电技术人才培训等产业。要切实保护核电项目江河核电厂址,严格限制厂址核心区人口迁入和村民新建房屋等;加强核电科普宣传,建好核电科普展览馆,让全市人民进一步认识核电、接受核电、支持核电。
工业强市
2016,
常宁确定了怎样的总体思路?
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坚持改革开放,实施“工业强市、民生优先、城乡统筹、交通畅达、特色农业、发展核电”,争当县域经济发展排头兵。
发展核电
2016,
常宁有哪些工作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以上,财政总收入增长12%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5%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9%和10%左右,全面完成省下达的节能减排等约束性指标任务。
交通畅达
民生优先
大力发展茶叶产业,帮助村民鼓起钱袋子
经过常宁庙前的高速公路 ■唐少云 摄
城乡统筹
特色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