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面七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6年02月05日 星期五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国“人造太阳”获重大突破
  等离子体放电102秒

  新华社合肥2月4日电(记者  蔡敏)记者4日从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了解到,该院等离子体所承担的大科学工程“人造太阳”实验装置(EAST)在1月底的实验中,成功实现了电子温度超过5000万度、持续时间达102秒的超高温长脉冲等离子体放电。这是国际托卡马克实验装置在电子温度达到5000万度时,持续时间最长的等离子体放电。

  专家们介绍,这一重大成果展示了EAST作为超导装置在较高参数下开展稳态实验研究的特长和能力,标志着中国在稳态磁约束聚变研究方面继续走在国际前列。

  超高温长脉冲等离子体放电是未来聚变堆的基本运行模式。欧盟和日本科学家曾获得最长为60秒的高参数偏滤器等离子体。中国新一代“人造太阳”实验装置既定科学目标是实现1亿度1000秒的等离子体运行。

  在本轮实验中,团队工程技术人员和科学家们通过集成创新和开展全面的实验研究,“人造太阳”实验装置成功实现了102秒、芯部电子温度超过5千万度的高温等离子体放电,是重要的阶段性研究进展。

  美、法等国曾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发起了国际热核实验反应堆计划,旨在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受控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为人类输送巨大的清洁能量。这一过程与太阳产生能量的过程类似,因此受控热核聚变实验装置也被俗称为“人造太阳”。中国是该计划的参与国之一。

  EAST是由中国科学家独立设计建造的世界首个全超导核聚变实验装置,于2007年建成并开始科学实验,目前已成为国际上稳态磁约束聚变研究的重要实验平台。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公租房免征三年房产税
未经许可在我国境内采集 人类遗传资源或罚100万
大病医疗互助最高支付30万
我国“人造太阳”获重大突破
寨卡病毒“攻陷”美国
开放大学将建立“学分银行”
投资7000亿改造升级农村电网
衡阳日报版面七A07我国“人造太阳”获重大突破 2016-02-05 2 2016年02月05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