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面二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6年01月15日 星期五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加快我市养老服务产业发展
  妇联界胡文星委员建议:

  加快我市养老服务产业发展

  ■本报记者 刘娴

  提案由来:

  目前,我市65岁以上户籍老人近76万,约占户籍人口总数的8.93%,并以每年净增2-3万老年人口的幅度持续上升。为满足我市老年人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老龄工作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并制定了相关政策。但是,与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的客观需求相比,我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并加以改进。

  原因分析:

  当前,“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依然占主导地位,许多老年人即便无人照顾也不愿去养老院,他们认为进养老院是“无后”或“后人不孝”的表现。从养老服务体系来看,目前家庭养老占绝大多数,机构养老占1%左右,养老体制还是立足于吃、住等基本保障,养护结合的养老服务在我市还是空白。这些都与我市对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略显被动,全市养老资源底子还未完全摸清,各项政策方案还未正式出台,这也导致本地出现的部分养老机构过分追求利益、管理不规范等问题。

  委员建议:

  从养老产业的角度来看,我市养老产业还处于“沉睡”阶段,但养老服务业的春天已经到来。建议我市以国家相关政策为导向,抓住机遇,科学制定全市养老产业发展规划,将养老设施建设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根据人口总量统筹规划养老服务设施的类别、规模,走养老产业化发展道路。

  新建城区和小区达到一定人口规模的,按人均用地不少于0.1平方米的标准规划设置养老服务设施,列入土地出让合同,与住宅同步规划。吸引民间投资参与,把社会力量办养老机构作为我市今后一段时间发展养老服务业的重点工作抓好,发展多元化养老模式,规范养老服务产业管理,努力推进全市养老产业分层次、多元化发展。

  群众反映:

  “养老院里有医护人员、专门照顾老人的工作人员,还有做饭的人,生病了也能得到照顾。”今年65岁的陈建国是幸福社区的孤寡老人,他表示,以后还是想去住养老院,没人照顾不行。

  记者采访了多名不同年龄层次的市民,他们都觉得独居、孤寡、高龄老人适合去机构养老。这些老年人因为年纪大了,独自居家很容易发生意外,生病不能及时被发现送去就医,这也是让他们倾向于选择机构养老的重要原因之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在参政履职的道路上不断求索
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王洪斌同志简介
加快我市养老服务产业发展
衡阳市人民政府 关于严厉打击地下“六合彩”赌博活动的通告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晏华衡同志简介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伍清明同志简介
衡阳日报版面二A02加快我市养老服务产业发展 2016-01-15 2 2016年01月15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