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面六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石鼓区各级干部全面动员投入一线,出实招、重实效——~~~
石鼓区各级干部全面动员投入一线,出实招、重实效——~~~
2013年08月05日 星期一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石鼓区各级干部全面动员投入一线,出实招、重实效——
干部抗旱不“看”旱
  打井取水
  稻田干裂
  多级提水
  ■本报记者  易成章  通讯员  王朝顺

  8月1日,石鼓区灵官庙村水渠边,抽水机欢快运转,水顺着渠道哗哗地流进村里稻田。该区干部主动作为,与衡阳县山峙门水库管理所协调,通过三级返水滋润了全村90%以上的稻田。

  截至7月29日,来势汹汹的旱灾严重威胁石鼓区3.6万亩农作物,其中成灾2.27万亩。石鼓区干部群众积极作为,对农作物能保尽保,力争将旱灾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

  指导:取消公休,一线解难

  旱情抬头以来,石鼓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旱情的发展趋势,未雨绸缪,两次召开抗旱调度工作会议,对全区的抗旱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区委书记田奇、区长周楚政等区领导第一时间深入一线了解旱情并指导、安排抗旱工作。

  目前,石鼓区已经从区直单位抽调大部分干部深入一线帮助抗旱。在区领导及各乡村干部指导下,各村成立了以村为主的管水护水班子,深入田间地头,巡渠送水,分段包干,保障村民生活用水,保障农田生产用水供水。

  石鼓区要求,驻点领导、部门实行抗旱工作责任制,抗旱不“看旱”。干部们积极协调加强山平塘、水库、水井的管护,合理调水,确保抗旱秩序,确保不发生水事纠纷。各级各部门抽调力量,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及时解决抗旱工作中遇到的具体困难和问题。

  该区还下发通知,要求各乡、涉农街道及联点的县级领导和部门全面取消公休假,“5+2”、“白+黑”,全力以赴投入抗旱攻坚战,确保大旱之年全区社会稳定,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不受大的影响。在抗旱过程中,对于领导不力、指挥不当,造成抗旱过程中干群关系紧张,引发严重群众矛盾及救灾工作落后的部门,将严肃通报批评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松木乡灵官庙村是石鼓区教文体局的对口联点单位。旱情发生后,该局得知该村岭组农田严重缺水作物干枯后,立即组织村里购买两个新水泵,加快从附近水塘抽水灌溉,有效缓解了旱情。

  石鼓区卫生局组织区直医疗卫生单位设立三支医疗帮扶服务队开展“送清凉、送健康”活动,他们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爱心,凌晨四点钟熬好凉茶,深入角山乡、松木乡抗旱一线,免费发放防暑药品和凉茶,活跃于田间地头送“甘霖”。

  支持:农民打井,政府补贴

  目前,石鼓区出台了一系列务实措施,帮助、指导和鼓励村民抗旱自救。

  截至8月1日,石鼓区已下拨50万元资金,用于补助抗旱过程中群众自筹不足部分。

  凡使用油泵、电泵抽水抗旱的村组,根据工作时间、灌溉面积等给予燃油补贴;对水源不足的村组,区财政给予4000元/口的打井补贴;对农户购置抽水机等农机设备,按相关照标准给予农机补贴支援农业抗旱。

  石鼓区还专门组织人员购买柴油,送到提水、打井现场,确保不因后勤工作影响抗旱工作的进行。

  截至7月27日,全区投入抗旱人数1800多人次,打井151口,投入抽水机泵310台,抗旱资金140余万元,抗旱浇灌面积6000余亩。

  对种粮大户、专业大户,石鼓区给予了特别帮助。不仅专门派驻干部指导、协调抗旱工作,因配合抗旱大局而造成的损失,区财政将根据情况予以补贴。

  各涉农部门也随时解决抗旱过程中急难险重问题,角山乡旭东村电力设备老化,致使变压器烧坏,抽水机不能正常工作,严重影响抗旱。该区协调电力部门积极行动,投入6.7万元为旭东村电力扩容,当天更换变压器一台。

  调度:全区水源,统一调配

  为做好长期抗旱的准备,科学调度水资源,提高利用效率,石鼓区组织党员干部算好水账,摸清底子,妥善处理好蓄水与用水的关系,上游和下游的关系,防止和及时化解用水纠纷和矛盾。

  在具体工作中,石鼓区采取了干部管水、科学调水、合理用水等措施。松木乡、角山乡把全区所有小二型水库和山平塘管理责任分配给乡、村、组干部,实行包干到人,科学放水。

  科学调水方面,全区水源统一调配,不分地域,相互帮助,把水从蓄水量多的水库中调到缺水严重的干旱区。角山乡小云山村2200多亩稻田缺水干枯,村组干部非常焦急。7月24日,该村干部反映旱情后,石鼓区农办立即与松木乡和青石村及青石水库的相关工作人员取得联系,连夜召开两乡两村抗旱捐水协调会。在区、乡领导的协调下,青石村主动支援小云山村的提水抗旱。从7月25日开始,从青石村青石水库抽调的水,让小云山村500多亩稻田得以补救。

  在水源不足的情况下,石鼓区指导各村组采取河道提水、定点打井抽水等方式解决困难。石鼓区角山乡旭东村内的杉旭河断流,河面已干涸见底,沿河两旁16个组的1500余亩稻田脱水转为开白坼,旱情告急。旭东村村两委干部日夜奔波,采取3—5级提水、打深井办法、进行生产自救,从蒸水河向上游返水到杉旭河下游,再从下游抽到上游,动用5台大型抽水机泵日夜不停抽水,保持村内2公里长的河段有存水。同时,从7月11日开始,村组轮流值班,加班加点,确保稻田灌溉水源,同时还在河道远处田地打深井8口,取地下水,解决全村2000多亩干旱燃眉之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干部抗旱不“看”旱
烈日“烤”出好作风
衡阳日报版面六A06干部抗旱不“看”旱 2013-08-05 2 2013年08月05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