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面六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3年06月04日 星期二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三叶”退城入园求“长青”
  董事长刘光军(中)在现场研究工作。
  日前,市三叶创业基地再传喜讯:不仅基地改制圆满终结,而且启动建设市二轻产业园三叶中小企业创业基地,以“腾笼换鸟”、“退城入园”。董事长刘光军表示:此举意在使“三叶”长青!

  该基地前身为市铝制品总厂、制锁总厂、第二塑料厂3家特困企业,当年,这3家企业存量资产闲置、厂区杂草丛生、职工上访不断、改制无法推进。2006、2007年,3家企业分别实施了政策性破产和依法破产,共甩掉债务1.64亿元,按照“把租赁当作产品来开发、当作产业来经营”的思路,对厂房、道路、设备进行维修和改造,同时整章建制、招商引资,吸引中小企业分块入驻,目前,共入驻企业63家、从业人员1500余个、年销售收入逾2亿元、税收逾1000万元,先后荣获国家级创业基地、省级创业孵化基地、市级创业促就业示范基地等殊荣。

  近年来,该基地把实现可持续发展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几经酝酿,出台了建设二轻产业园三叶中小企业创业基地的方案,以落实市政府深入改革、创建“园中园”、抓好老城区改造和承接产业转移规划。该“金点子”一出,立即在各界引发如潮好评。

  普遍认为,起码有四项重大意义——

  助力“腾笼换鸟”。二轻系统现有入驻租赁企业236家,大多分布在城区,均面临改制后老城区改造土地置换,急需“退城入园”,加上新衡泵、新建湘、瑞安基地的各有数十家入驻企业均面临“退二进三”,创建园中园的作用不言而喻;

  缓解“成长的烦恼”。目前,全年还有不少中小企业没有土地、厂房,迫切需求进入孵化平台集聚发展,以解决他们遭遇的用地难、建房难、融资难、开发难、留人难;

  有利实现“规模效益”。湘南获批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我市成功引进了7家世界500强和16家央企,但这些“巨无霸”在我市的配套率不到30%,增加了落户成本,削弱了示范区在土地、资源、劳动力等成本方面的优势。因此,在工业园创建“园中园”,引进新建承接产业配套生产企业至关重要;

  综上所述,创建“园中园”,是破解城区中小企业退城入园难题的最佳途径,是确保创业基地原址“退二进三”的根本举措,是促进承接产业转移发展的有效模式!

  据了解,二轻产业园三叶创业基地项目规划用地500亩,一期工程总投资P602万元,可容纳入驻企业100家,提供就业岗位3000个,形成专业突出、产业集聚、集约经营、有序管理的产业集群,打造我市最大的中小企业园区、“机械加工园区”、“配套产业园区”。

  据分析,该项目一期工程至少可为衡阳工业带来如下效益——

  一是良好的“洼地”效益。一期可提供9万平方米标准厂房、1.5万平方米仓库,可容纳100户企业入驻,形成为重点企业配套、中小企业相互关联、带动力强的优势产业集群;

  二是明显的经济效益。按平均每户入驻企业年创工业产值1000万元之计,100户企业年可创销售收入10亿元,税收4000万元,成为新型工业化又一“增长极”;

  三是拉动就业。可解决就业3000人;

  四是巨大的综合效益。据测算,一期工程当年可回收房屋租金、服务收入、税收返还等收益2220万元,5年内可收回投资,实现“以园养园”。

  ■文/图 本报记者  邹红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二轻”系统今年呈现四大亮点
“三叶”退城入园求“长青”
“紫光阁”餐饮获“诚信经营”授牌
全国中小企业近年减负290亿元
衡阳日报版面六A06“三叶”退城入园求“长青” 2013-06-04 2 2013年06月04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