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面六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3年05月24日 星期五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许湘红:非洲孩子的中国妈妈
  上周末,市妇幼保健院儿科副主任医师许湘红接受了笔者的专访,谈起援非两年的工作经历,她感慨万千。

  许湘红是一个对自己要求很高的人。作为湖南省第十五批援塞医疗队队员,通过援非QQ群了解到在塞拉利昂有一些内地很少见到的病种如疟疾、菌痢和伤寒等传染性疾病流行,且对儿童有很高的致死率。她阅读了大量相关文献,甚至想方设法找来一些视频观看。

  踏出国门的许湘红只有三十来岁,行前,她反复跟队长和要好的队员交代:万一她老哭,千万不要烦她,给她一个适应的时间。果然,援非头两月她流出的眼泪比近十年都多,有些为自己,有些是因为那些非洲孩子。

  由于气候炎热、卫生条件差,塞国蚊虫和蚂蚁很多,不小心被叮咬一口,立刻就会肿起个包块。许湘红记得她第一天在塞拉利昂上班,看过十来个病号后,突然觉得右臂奇痒,定睛一看,赫赫然一个鸡蛋大的包块。队员何常春医师立刻找来一颗七号针头针刺包块放血,许湘红的眼泪合着包块里被挤出的毒血一同流着。在笔者采访那天,许湘红穿了件连衣裙,在她裸露的小腿上,发现了大块、大块的黑斑。她说,这些都是非洲的蚊子留给她的纪念。

  许湘红告诉笔者,她很喜欢那些有大大的眼睛和光滑皮肤的非洲孩子,最享受他们叫她“中国妈妈”。笔者电脑里有段塞国电视台拍摄的医疗队的新闻视频,片头是许湘红把孩子抱在自己身上看病的工作镜头。

  医疗队工作的医院规模不大,工作量大,2名本地医师,靠中国医师维持日常运转。许湘红喜欢孩子,她把那股对女儿难以抑制的思念很自然的转化到每一个来看病的非洲孩子身上。由于塞国政府开展5岁以下儿童免费医疗活动,许湘红的工作量就更大。从早上9点到下午4点,除了要接待40个左右的门诊患儿,还要负责所有住院儿科患者的日查房。中午十来分钟午饭时间,常常许湘红刚端上饭碗,护士就会拽着她的衣袖说:Amanda,你的孩子在等你啦。每一次她都会乐呵呵的放下饭碗,先看孩子。

  2011底,有个8岁严重贫血合并重症肺炎的孩子,需要输氧和输血,因血需要到另一个医院自费购买,许湘红把孩子带到医院唯一能输氧的手术室,请求护士先给孩子输上氧。40分钟后她返回病房查房,发现气息奄奄的孩子没输氧,家长说护士让他们先买血输血。许湘红二话不说,跑到手术室抓着护士的手返回孩子床头,说:“你如果不忍心看他就这样死了,请立即给他输氧”。

  许湘红说,她经常赠送礼品给护士,以便她的医嘱能够快速有效被执行。2012年初,她接诊了一个因脑性疟疾出现昏迷、肌张力不对称的十来岁患儿。给予脱水、抗炎、护脑等处置,因头孢类抗生素属自费药,患儿家属没带钱,药房护士主动将钱借给许湘红,以医疗队的名义为患儿买药治疗。4天后,孩子出院。

  两年里,许湘红用自己一腔慈母情怀和精湛的技术在无氧源、无设备的情况下成功救治了一心跳呼吸骤停小儿,成功抢救了24例疟疾并休克、疟疾并重度溶血、菌痢并休克、脑性疟疾等危重患儿,被当地人民亲切称呼为“非洲儿童的中国妈妈”。

  陈  敏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预防流感要从我做起
妙手仁心 真情服务
养成卫生习惯 警惕猪肉绦虫
市中心医院泌尿外科开展新技术
“妇幼之光” 有奖征文竞赛启事
许湘红:非洲孩子的中国妈妈
衡阳日报版面六A06许湘红:非洲孩子的中国妈妈 2013-05-24 2 2013年05月2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