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流感的传染源是什么?它通过何种方式传播?
詹勇: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流感传播的主要传染源,从潜伏期末到发病的急性期都有传染性。流感主要是通过近距离空气飞沫传播,接触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体液和污染病毒的物品也可能引起感染。人们对流感普遍易感,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流感不同亚型之间无交叉免疫,可反复发病。并且流感病毒常常发生变异,出现流感流行,导致迅速蔓延,2~3周可达高峰,发病率高,常沿交通线传播。通常为先城市后农村,先集体单位,后分散居民。
记者:流感有哪些种类?临床上有哪些表现?有何并发症?
詹勇:流感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分为单纯性流感、肺炎型流感、中毒型流感和胃肠型流感。单纯型流感最为常见,表现为突然起病,畏寒高热,体温可达39—40℃,多伴头痛、全身肌肉关节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喉痛、干咳,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等。流感常见的并发症有:继发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如急性鼻窦炎或化脓性扁桃体炎;继发细菌性肺炎;病毒与细菌混合感染性肺炎。少数流感病人可继发其他脏器损害,如Reye综合征(脑病—肝脂肪变综合征)、心肌炎、心包炎、脑脊髓炎、横断性脊髓炎、无菌性脑膜炎等。
记者:预防流感,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什么?
詹勇:流感在人与人间传播能力很强,积极防控更为重要。因此,我们应该做到经常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彻底洗手,避免脏手接触口、眼、鼻。要加强户外体育锻炼,提高身体抗病能力。秋冬气候多变,注意加减衣服。流行季节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咳嗽、打喷嚏时应使用纸巾等,避免飞沫传播。流行期间如出现流感样症状及时就医,并减少接触他人,尽量居家休息。可以这样说,预防流感要从我做起。
记者:预防流感及其并发症的最好方法是什么?有哪些疫苗?
詹勇:目前国内市场上主要有裂解疫苗、亚单位疫苗和全病毒疫苗三种灭活流感疫苗,这三种疫苗的免疫原性和副作用相差不大,每种疫苗均含有甲1亚型、甲3亚型和乙型3种流感灭活病毒或抗原组份。全病毒灭活疫苗对儿童副作用较大,12岁以下的儿童禁止接种此种疫苗。接种流感疫苗是降低流感发病以及患流感并发症的最好的方法,对于甲、乙型流感具有一定的保护性,但对H7N9禽流感没有预防效果。
记者:接种疫苗后可保多长时间?何时是接种疫苗的最佳时机?
詹勇:由于流感病毒经常发生变异,这就意昧着以前患流感时产生的抗体对新流行的病毒可能不起保护作用。另外,由于以前接种疫苗后人体内产生的抗体水平会随着时间的延续而下降,所以需要每年接种最新的流感疫苗才能达到预防效果。大部分流感出现在11月到次年2月,但某些流感会延伸到春季,甚至夏季。在流感流行高峰前1—2个月接种流感疫苗,能更有效发挥疫苗的保护作用。含有最新病毒株的疫苗会在夏季末期开始提供使用,所以9、10月份是最佳接种时机。
本报记者 陈书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