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面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3年04月20日 星期六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秋日晓霞
  晓霞峰是南岳七十二峰在衡东县境内的三峰之一。李元度《南岳志》的描述是:“日出衔山,丹霞掩映”。这里亦是古“衡山八景”之一的“晓霞晴岚”。山有二峰,从衡山县城看,恰似两只昂首对峙的雄狮在戏耍,故称“二狮滚球”。

  登晓霞前,先看相邻的“二童攻书山”。相传山上有唐代草书家怀素的墓塔,因此在衡山一带有些名气。

  沿省道1843线出新塘镇南面街口,过欧阳海老桥,左行,转入山窝,来到新建的观音禅寺。该寺设计规模宏大,但目前只建成观音殿和若干配房,显得有些荒芜杂乱。观音殿内供着“西方三圣”(阿弥陀佛、观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不见和尚,香火冷清。

  观音寺左边,就是“二童攻书山”。山不高,约百米,要从衡山县城隔河对望,才可看到它的妙处。“有三峰,中峰稍低而平,似书案,左右两峰并峙,如二童向案拱立”。乾隆五十二年,衡山知县徐绵,为了培植风水,倡众在二童攻书山中峰建崇文塔,清理地基时,发现旧基痕迹,经考证是唐怀素窣堵坡(舍利塔)故址。崇文塔历经三次修建,最后毁于1967年。山上林木蓊郁,当地人说峰顶塔基尤存,但无路上山,无缘一见。

  崇文塔的修建过程,清代龚珊的《三修崇文塔记》述之甚详,60岁以上的当地人都曾见过此塔。但怀素舍利塔是否在此处,却值得怀疑。怀素生于零陵(现永州),在家乡出家,后游历南北,在衡山一带落脚可能性是很大的。但怀素的晚年住处和卒年,史无定论。他的舍利塔在二童攻书山上,只是传说,难以确证。

  出观音寺,沿山麓北行,再右转上山,前往晓霞峰。盘山公路蜿蜒而行,途经的几座山峰,年前被野火烧过,绿意浅浅,枯枝间杂,有些荒秃。倒是路旁的冬茅,花期正盛,栗色的穗枝亮如丝绸,在阳光里随风而舞。此时的冬茅花,洋溢着生命力,与深冬芒花的萧瑟完全不同。

  当一路略感山景平淡的时候,终于有一山碧翠,在眼前展开。晓霞峰到了。

  一位姓李的村民告诉我,晓霞峰的正面,上山处为新塘镇欧阳海村,山上属大平村,背面为丰塘村。主峰东侧原有海月寺,鼎盛时有和尚100多人。寺内古钟,宏音远播,几十里外的吴集一带都听得很清楚。该寺于1958年拆毁,现存林场的几间旧房。

  晓霞峰西邻的山叫伏龙塔,大约古时曾有塔,镇湘江之孳龙。山坳间有小水塘,名放(本地话读yan,去声)马塘,据说吴三桂起兵时经过这里,兵士在此放马。

  西峰峰顶建有电视信号塔。信息时代,高山上铁塔多了,广播电视的、移动的、联通的、电讯的,五花八门。这些人造设施与自然风光格格不入,但也有一个好处,就是有塔必有路,使我们得以顺利登顶。还有个好处,爬到塔上,可突破树木的屏障,纵目远方。

  四面群山,匍伏在雾霭中。西面是屋宇错落的新塘镇,铁路穿境,有火车驶过。高速公路上,车辆来往繁忙。静静的湘江,显得有些朦胧。长桥卧波,连接着衡山县城和新塘镇。

  返程后得知,晓霞峰现在是新塘镇居民的登山健身佳处,清早络绎而上,两小时可来回。有的还带着水壶,到峰侧的水井里打一壶山泉,以作饮用。

  我没有赶到峰上的早霞,但沐浴着秋日的阳光,在清爽的空气里深深呼吸,自是心满意足。

  文/图   逸 飞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寻访天堂峰
徐阳林书展前言
秋日晓霞
衡阳日报版面三A03秋日晓霞 2013-04-20 2 2013年04月20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