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遏制耕地抛荒,稳定双季稻种植面积,衡阳县建立了县、乡镇、村组、农户四级台账,将一家一户的水田、早晚稻种植任务、耕地流转情况、包片乡村干部的姓名和联系方式等等,都在台账上做好明细记录。今年3月底,县农业督查队发现,西渡镇万亩双季稻高产示范片的零星丘块没有育秧迹象。台账显示,这些丘块属于西渡镇梅花村杨德林等6户农民。督查队及时组织乡镇、村组的干部与农民协商,有3户同意补种早稻,杨德林等3户则同意将耕地流转给村里的邻居,及时种上早稻。这样,依靠台账管理,该县的西渡、台源等万亩双季稻高产示范片消灭了一季稻的“插花丘”。
不仅管“种”,台账还对种粮农民的补助有一本“明细账”。除了国家的种粮补贴外,今年衡阳县还安排了用于发展粮食生产的专项经费1230多万元,(下转第七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