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2011年06月08日 星期三      
当前版: A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开启高校思政理论课
的“开放”时代
  ——南华大学刘韵清教授新著

  《开放性教学论》付梓

  刘镇江

  最近,南华大学刘韵清、周晓阳教授撰写的研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学术专著:《开放性教学论》由巴蜀书社正式出版,受到教育界、学术界的高度关注。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德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承担着培养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重任,保证着高校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在市场化和网络化的复杂社会环境中,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和价值取向呈现多样性特征。如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开放性教学论》最大的创新之处在于深刻把握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规律的深刻把握,构建了一个“以学生为本”的开放性教学新模式:

  一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诸方面的开放,包括教学主体的开放、教学内容的开放、教学形式的开放;

  二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诸环节的开放,包括教学准备的开放、教学过程的开放、教学管理的开放、考核考试的开放、教学评价的开放;

  三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环境的开放,包括社会环境的开放、校园文化环境的开放、制度环境的开放、网络环境的开放。

  该书不仅创建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开放性教学新模式,而且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比如,坚持以“学生为本”,把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有机结合起来,调动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观点;结合社会焦点问题以增强教学内容针对性,结合国内外形势以增强教学内容的时代性,结合理论研究前沿以增强教学内容先进性的观点。此外,书中还提出了一系列适应开放性教学的新方法、新举措。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固守“以教师为中心”的封闭性教学旧模式,片面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和决定作用,忽视甚至否定了广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能动作用,机械地推行由教师向学生的单向“理论灌输”教学方式,因而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开放性教学论》所开启的开放性教学模式是作者长期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在高校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同时,这部著作对广大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青年大学生来说,也不失为一部深入浅出的理论读物。

上一篇    下一篇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翰墨丹心
律师公证队伍六月飞红歌
南华大学学子秀场表心声
开启高校思政理论课 的“开放”时代
衡南县文化名片星光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