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保到创,蓄势平安
从保平安到创平安,虽是一字之易,却是耒阳对平安建设内涵的深化。创建平安城市以来,人财物方面投入不少,但信访总量居高不下,维稳工作常常处于应付被动状况。正当寻求破解之策时,一件意外发生的事,让人思路大开。2010年11月,衡阳市委常委、耒阳市委书记袁延文在调研平安建设时,一位群众拦道上访,要求书记解决低保问题,还说低保问题不解决,就要到衡阳、到省里上访。民生小事不落实,就会拖成大问题,一场全新的平安创建行动迅速开展起来。
领导包案是发令枪声,全市51个重大信访维稳问题被重新梳理出来,每个市级领导都认领了自己的任务,并明确了解决问题的时限,限期解决不了的,要向市委书面说明理由。包而不解,包而不管的顽症得到彻底根治。灶市村上访老户谭树芳,做梦也不会想到,自己因解聘,要求补偿社保医保的问题上访十几年,都没有得到有效地解决,被市委书记包案后,三天得到合理解决。与此同时,集中解决突出信访问题的组合拳打响,政法委把所有信访问题分类整理,相继成立土地征用、城镇房屋拆迁、国有企业改制、涉法涉诉、涉军群体等五个专项小组,每个小组由一名市级领导挂帅。耒阳市委书记、市长每月20日定期召开重大信访维稳问题会商制,听取相关汇报,解决突出问题,今年来共协调4个突出信访维稳,尤其对诉求群体,得到有效解决,稳定形势得到根本好转。
干部下访和劳动制吹响冲锋号角。4月12日,大金村人声鼎沸,400多名机关干部正在老农的指导下补上劳动课。这是耒阳市委市政府落实“百乡千村万名干部大走访”和干部参加劳动制度的生动实践。吃百家饭,进百家门,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正成为干部的实际行动。矛盾在一线化解,小事在基层化解成为构建平安耒阳的主阵地。今年4月份,耒阳市委政法委负责同志在仁义走访时,了解到村民谢某因摩托车被盗对派出所工作不满意的情况时,当即与当地派出所负责人联系,多次过问并及时将派出所的办案情况反馈给当事人,消除了当事人的怨恨情绪,并追回了谢某被盗的摩托车,在当地传为佳话。活动以来,全市解决矛盾1894件,信访总量较去年同期下降40%。
惠及民生的举措密集落地。短信平台正式启动,全市市级领导和副科实职以上干部手机号码向社会公布,群众遇到困难可以通过短信方式向相关部门和干部反映,各部门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必须及时处理,并接受群众监督。四月初开通短信平台以来,共收到各类短信4000多条,回复率100%,解决群众实际问题400多个,社会普遍反映良好。农村养老保险全面铺开,全市60岁以上的老人喜领养老金。廉租住房建设步伐加快,金南新建的廉租房小区内,乔迁新居的喜笑颜开。农村医保参保率不断上升,政府成了农民治病的坚强后盾。2月18日,“春风行动”大型招聘会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院内举行,800个名优企业,5000个岗位吸引了大批群众前来应聘择业。每年两次的大型招聘会让广大劳动者竞相应聘,找到合适岗位。
打防并重,升级平安
翻开近三年来政法机关打击处理数字,我们不禁发声感叹,耒阳的干警真辛苦。按照道理,公众对他们的付出,应该给予肯定和鼓励,实际却事与愿违,公众对他们的付出不买账,对社会治安的评价经常是公众发怨气,干警总受气。“单纯的重打击,收效甚微,必须推出组合拳”,耒阳市政法委书记熊国华如是说。
严打整治依然是重中之重。4月8日,耒阳市打击多发性犯罪专案组、刑侦大队联合办案,捣毁一入室盗窃团伙,抓获4名犯罪嫌疑人,追回赃款21万元,玉器1块,金质毛主席纪念章1枚,并由此深挖,破获系列入室盗窃案20起,总共涉案价值40余万元。严打风暴正在席卷耒阳大地。为应对盗抢犯罪,耒阳市公安局成立专门班子;检察机关对“两抢两盗”犯罪分子一律不取保候审;法院依法从严从重从快判决。今年来共逮捕两抢两盗犯罪嫌疑人88人,破获盗窃团伙2个,耒阳市街面“两抢”发案率较去年同期下降27%。为扫除赌毒,“四个一律”制度出台,对涉赌涉毒场所,一律停业整顿,不搞罚款了事,涉毒严重的场所,坚决执行“一次性死亡”方法;对涉赌涉毒场地老板,一律严查;对涉赌涉毒人员,一律顶格处理,有党员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与的,依法拘留。今年3月份,公安机关成功捣毁一制造“麻古”窝点,抓获犯罪嫌疑人9人,收缴毒品“麻古”1万余粒,毒资5万元,制作毒品原料6公斤及运输毒品车辆1台。与此同时,集中整治治安乱源,打击地下“六合彩”,打击经济犯罪和铲除黑恶斗争深入开展。
创新社会管理是神来之笔。3月18日,对聂洲居委会李某来说,是他值得高兴的一天,因为这一天,他第二家店子又开业了,这一切的改变,是社区戒毒让他走向了新生。耒阳市36个乡镇办事处都成立了社区禁毒机构,全资聘请专职社区戒毒义工,积极实施美沙酮替代治疗。2010年5月全省禁毒工作暨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现场会在耒阳召开,社区戒毒先进经验在全省广泛推广。流动人口和出租屋管理纳入了常态化管理,自上而下成立流动人口中心,每个社区配备2-3名流动协管员,录入一条人口或出租屋信息补贴2元。积极建立以电子监控为主的技防网络,市财政投入1100万元,在全耒阳市主要路口,重点部位,重点机关安置探头228个。
改革巡防模式是得意之举。灶市火车站街道的居民经常可以看到,在附近住宅小区外的道路上,两辆闪着警灯的“敞篷车”缓缓驶过。“守点”、“护线”、“保面”新防控体系建立。
岗亭“守点”。街面7个治安岗亭和出城哨卡实行24小时值班巡逻,对乘坐出租车出城的乘客进行登记,对可疑人员进行查缉盘问。为取得出租车司机的支持和配合,实行无偿服务,并公开承诺只要到出城哨卡履行登记的,一旦出城发生被抢案件,由政府负责赔偿损失。截至目前,共登记出城出租车16000余车次,凡履行登记手续的,没有发生一起被抢案件。
巡逻“护线”。进一步整合警力资源,实行城市巡逻、110处警、交警和城区派出所民警“四警联动”,采取步巡、车巡、守点值勤等多种巡逻方式,对10条主要街道和22个复杂地段进行巡逻执勤,提高对街头“两抢一盗”犯罪的打击力度。特别是在重大节日和特护期间,增派机关民警和50名武警上街值勤。今年,公安机关为加强对街面巡控力度,投资70多万元建立了警犬基地,购买了8条警犬,配备四台敞篷式巡逻车,由专职巡逻民警牵领警犬上街巡逻,震慑了犯罪。
社区“保面”。城区治安防范重点在社区,难点也在社区。为提高社区防范功能,进一步加强社区保安巡防保面作用。市财政拨专款组建一支204人的社区专职保安队伍,每个社区配备了8-12人,负责对社区背街小巷、居民小区的巡逻。每天晚上12时至第二天早上8时,均有90名社区保安在城区30个社区的背街小巷、居民小区巡逻,一年来,社区巡逻共抓获犯罪嫌疑人210人。
共奏和弦,给力平安
一根筷子容易断,众人拾柴火焰高。仅靠政法机关单打独斗,平安难保。“要把平安创建纳入一把手工程,每个单位,每个部门都是平安创建的主体。”衡阳市委常委、耒阳市委书记袁延文多次在会议上强调。
强压力才有强动力。2010年下半年,耒阳出台平安创建责任追究硬性规定:辖区年内发生一起民转刑案件的或发生一起命案或一起重大不稳定事件的,乡镇、市直单位主要领导要向市综治委作出书面检讨;发生两次(起)民转刑案件或两起命案或两起重大不稳定事件的,党政一把手接受诫勉谈话;发生三次(起)民转刑案件或三起命案或三起重大不稳定事件的,黄牌警告;年内查获干部职工参赌吸毒,触犯法律或单位、家属院内发生刑事案子两次以上的,单位主要负责人要接受耒阳市综治委的诫勉谈话;整改不落实的,实行黄牌警告或一票否决。2011年3月,耒阳市政法工作会议上,3个单位被黄牌警告,1个单位被一票否决。2011年4月,耒阳市纪检工作会议上,对参与赌博的1名乡镇书记、1名镇长及3名科局副局长做出免职或党内处分的决定。
共创格局必需共创队伍。从2010年9月起,耒阳大街小巷多了许多特殊人员。工作时间他们可能不在,但矛盾纠纷一发生,他们就会马上出现,下班时间总能见到他们忙碌的身影。这是耒阳加强部门联动,深化平安创建齐抓共管格局的又一创新举措。综治、城管、卫生、环卫、工商、市政、交通等部门抽调专门人员组成自治管理队伍,在抓好本职工作同时,加强区域性巡防,维持治安、交通、城管秩序。家住西湖路口的曾大爷对此深有感触,“这里是十字路口,又有大型商场、学校。以前交通事故多发,乱摆乱放严重,自从有自治队,情况着实有了改变。”门前三包制度更是深得人心。沿街单位、商业网点建立治安包干制和警示制,严格落实“包治安、包净化、包亮化”责任。干部来巡逻了,单位来植树了,街面卫生有人管了,群众竖起了大拇指。
群众也是平安创建主力军。2011年3月16日,见义勇为模范刘佑民的一席话让耒阳市综治办主任郑康强感慨颇深。“我见义勇为并不是为了个人荣誉,而是要唤起民众惩恶扬善的意识。”为此,耒阳市在出台新的见义勇为奖励条例,大幅提高奖励标准的同时,加大对见义勇为事迹的宣传,在社会上形成了强有力的磁场效应。群防群治真正发动。近年来,耒阳市高度重视群防组织建设,城区组建义务巡逻队47支,发展义务巡逻队员近1000人,联户联防、邻里守望组织1300多个,选配“治安中心户(楼栋)长”8215人,专职调解员553人。
平安是一座城市最具诱惑力的品牌,平安耒阳是一个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大战略,是一个力求社会长治久安的大思路,是一个造福耒阳人民的大工程。耒阳,因为发展而成为一片热土;耒阳,也将因为平安而成为一片乐土。
——耒阳市综治
维稳工作纪实
李连文 肖 奎 陈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