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面五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解码衡阳市第三人民医院结核外科的“硬核”守护力
2025年08月15日 星期五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仁心妙术破“结”局
解码衡阳市第三人民医院结核外科的“硬核”守护力
  团队合影。

  手术现场。

  开展科普讲座。

  ■文/图  衡阳晚报全媒体记者  邓定蓉  实习生  吴  数

  当“肺结核”成为耳熟能详的医学名词时,肺外结核却如潜伏在暗处的“无声杀手”——全球15%—20%的结核病例隐匿于骨骼、淋巴、关节等肺外器官,因其症状复杂多变、诊断难度高,每年超三成患者陷入误诊困境。在这场与隐匿病魔的较量中,衡阳市第三人民医院结核外科以“硬核”实力和温暖仁心,为肺外结核患者点亮康复的希望之光,筑起坚不可摧的生命防线。


  汇聚力量,锻造医学尖兵


  走进衡阳市第三人民医院结核外科,映入眼帘的是干净整洁的白色走廊,40张床位整齐排列。这里汇聚了一支由4名医生与12名护士组成的“生命护卫队”,他们各司其职、紧密协作,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其中2名高级职称专家与1名硕士研究生,更是为团队注入了强劲的专业力量。

  科室斩获的衡阳市科技进步奖,是实力的最佳注脚;在湘南地区的影响力,彰显着专业的高度。作为国内以感染外科为主、结核外科治疗为特色的综合外科,这里不仅是患者康复的港湾,更是医学创新的前沿阵地。在科研赛道上,团队交出亮眼答卷:主持并参与1项省级课题、8项市级课题的研究,发表了1篇SCI论文及3篇市级二等奖论文。

  而团队的“领头雁”王平主任,更是用行动诠释医者担当。从南华大学骨科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他师从衡阳市骨科专家廖瑛教授,打下扎实理论根基;并且远赴北京301医院,跟随微创专家张西峰教授深造,将前沿微创技术引入临床。撰写发表国家、省级医学论文5篇,《手术联合胸腺肽治疗颈淋巴结核》获市科技局立项,《膝骨性关节炎高密度脂蛋白及其亚类的测定》于2009年被评为衡阳市自然科技优秀论文二等奖。

  目前,他担任湖南省中西结合脊柱外科委员会常务委员、湖南省中西结合骨科委员会委员、衡阳市脊柱外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衡阳市骨科委员会委员、衡阳市胸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等职务。同时,他也是患者心中值得信赖的“生命守护者”。白大褂口袋里那本翻旧的笔记本,密密麻麻记录着患者的病情变化与手术心得,见证着他从医路上的每一步成长。

  “每台手术都是生命的托付,必须全力以赴。”他的坚守,带动着整个团队在结核外科领域深耕细作。100余例骨与关节结核手术、200余例颈淋巴结核手术的成功,赢得患者的信赖与同行的赞誉。


  精准施治,重塑生命曙光


  科室凭借精湛的技术,在颈部淋巴结核、胸膜结核、骨与关节结核等手术治疗方面,在湘南地区处于领先地位。其业务范围广泛,涵盖各种常规骨科手术、胸外科手术,其中以骨与关节结核、肺结核、肺部肿瘤、肺部真菌感染、淋巴结结核等手术为主。

  在精湛医术的背后,离不开先进设备的强力支撑。科室配备了先进的层流手术室、迈瑞麻醉机、微创持续负压吸引器等一系列高端医疗设备,即将投入进口的胸腹腔镜,开展更高端的微创手术。这些设备为精准手术提供了坚实保障,让患者能够享受到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患者刘先生同时患有腕关节、胸壁、颈部等多发性结核,长期的病痛折磨使他身体消瘦如柴,连正常的站立和行走都需要家人的搀扶。此前,他尝试过传统的抗结核治疗,但效果欠佳。王平得知情况后,迅速带领团队启动全院结核外科MDT会诊。会诊现场,专家们从影像学、病理学、临床治疗等不同角度深入分析病情。经过反复讨论和严谨论证,最终为患者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的阶梯性手术方案。

  手术台上,医生们全神贯注,手持手术刀,小心翼翼地清除每一处病灶;术后,护理团队更是开启24小时不间断监测模式,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方案,并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营养支持计划。经过两个月的精心治疗和护理,当患者重新挺直腰板康复出院时,他颤抖着紧紧握住王平的手,激动地说道:“是你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传递希望,照亮健康之路


  “肺外结核可能藏在身体的任何角落,从骨骼关节到淋巴结,甚至乳房、皮肤……”在衡阳的大小校园、各单位会议室、热闹的社区广场上,常常能看到该院结核外科医生们忙碌而亲切的身影。他们深知,消除疾病的第一步,是消除大众对疾病认知的盲区。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肺外结核的相关知识,提高防范意识,科室通过举办生动有趣的讲座、发布图文并茂的宣传资料、制作通俗易懂的网络推文、科普视频等多种形式,将晦涩难懂的医学知识转化为大众能够轻松理解的“健康密码”。

  一位女性肺结核患者,在抗结核治疗初见成效时遭遇乳房胀痛、乳头渗出淡黄色液体的困扰。辗转多家医院,一直当作乳腺炎进行治疗,甚至怀疑为乳腺癌。直到她在网络上看到该院结核外科的科普文章,前来就诊。经过穿刺活检和精准手术,配合个性化抗结核方案,患者康复出院。

  无独有偶,一名患有糖尿病的刘婆婆,体质偏瘦,没有肺结核。有一次出现右上臂皮肤的破溃渗液,多家医院认为是糖尿病引起的,她的家属听到市第三人民医院结核外科在学校的科普宣讲后,才知道经久不愈的伤口,在考虑糖尿病的同时,即使没有肺结核,也要考虑肺外结核的可能。于是带老人前来就诊,经手术和正规抗结核治疗后,患者及家属满意而归。

  从女性肺结核患者乳房异常被误诊为乳腺炎、乳腺癌,到糖尿病患者刘婆婆右上臂破溃被忽视结核可能,这些因科普受益的真实案例,诉说着科普传递的力量。患者通过科普知识找到正确治疗方向,经精准诊断与治疗后康复,印证了“早发现、早治疗”的重要性。

  随着人们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变化,肺结节、胸膜病变、顽固性气胸等疾病的患者数量日益增多,患者对手术微创化、精准化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衡阳市第三人民医院结核外科早已谋篇布局,即将投入进口的胸腹腔镜,开启微创治疗的全新篇章,以更小的创伤、更快的恢复速度,为患者带来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在守护大众健康的道路上,这支充满活力与担当的团队,将继续以专业为帆,以爱心为桨,在结核外科的广阔领域中乘风破浪,不断书写更多生命的奇迹,为更多患者带来健康和希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仁心妙术破“结”局
衡阳晚报版面五A05仁心妙术破“结”局 2025-08-15 2 2025年08月15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