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蔚
在接送大儿子学习围棋六年、辗转各地参加比赛后,现在又开始了小女儿的围棋之路……虽然陪孩子们学习围棋多年,但我完全不懂围棋,却不妨碍我喜欢看关于围棋国手们的传记传奇。纵观众多天才围棋手的人生,孤独、坚忍、固守、豁达是为大多数人的标签。择其两本浅谈棋盘人生。
《中的精神:吴清源自传》
吴清源,1914年出生于福建,7岁学围棋,14岁东渡日本,19岁与日本的木谷实共同创造围棋的“新布局”,掀起棋界革命。自1939年开始被视为“悬崖上的决斗”的“升降十番棋”,17年间,击败了日本所有一流棋手,对手们都被打成了降格。
1984年,古稀之年的吴清源引退,日本棋界为他举行了盛大的引退仪式。众多棋手,包括与他下过十番棋的那些对手们悉数到场,以下联棋的形式向吴清源表达尊重。上场的第一位棋手桥本宇太郎下的第一手就是“天元”,这是吴清源1928年到达日本后下的第一盘棋的第一手……
棋盘上云谲波诡,棋盘下风云变幻。吴清源的围棋不仅是一个人的围棋,在那个特殊时代更被赋予了家国天下的历史使命。吴清源曾说:“我所走过的道路,应该可以说是追求中和的人生吧”。
《人生如棋,不得贪胜》
李昌镐,韩国围棋棋手,8岁学棋,11岁入职业段,14岁战胜自己的老师、当时韩国最强棋手曹薰铉九段,16岁获得世界冠军,1996-2006年开创“李昌镐时代”。
作为职业棋手的李昌镐,经历过初入段时的彷徨,被赞誉为“天才少年棋手”后的忐忑,全盛时期的所向披靡,以及“一切归零”后的痛苦与奋起。清平盛世中的棋手,要坚守围棋世界里的孤独,追求棋盘上的胜负,还要抵御外在的各种诱惑,更要寻求精神上的满足,不亲身走一遭的人不足以道出此中真味。起源于中国的《围棋十诀》的第一诀即为:不得贪胜——越是对胜利存有贪念,越得不到胜利。不惑之年的李昌镐从围棋中体悟到:围棋本来就应该是这样的一种世界,不管棋艺高低,也不管是赢还是输,以一种悠然自得的心态享受围棋的乐趣,这便是“不得贪胜”的境界。
这说的是围棋,又不仅仅是围棋;这是李昌镐的人生,又何尝不是我们每一个人的人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