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金明达
本报讯 12月28日,为了更好地梳理总结年度全面深化改革经验成果,“中国改革2021年度案例征集”活动正式发布“2021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名单。其中,我市“全国首创企业赋‘码’保护机制”成功入选。
“全国首创企业赋‘码’保护机制”是我市贯彻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大力推进“三强一化”建设的机制保障,也是用心、用力、用情升级营商环境的重大改革,更是切实保护企业发展、让企业安心创业的“硬核”举措。
企业赋“码”保护机制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开展访企公务活动(含调研参观、督查检查、监管执法)须在衡阳市赋“码”保护平台提前审批,被赋权获“绿码”并现场扫码“打卡”后方可入企,未赋“绿码”或未扫码一律不得入企。自机制推出以来,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通过“码”的技术支撑,使得服务市场主体的行为进一步规范化、合法化,切实优化了营商环境,保护了企业发展。
据了解,我市还通过大力实施环境优化提升行动,建立了包括企业赋“码”保护机制在内的“五赋”机制,即:建立赋“码”保护机制,规范涉企检查行为;建立赋能升级机制,对企业开展科技、数字、品牌、资源赋能;建立赋权办事机制,支持企业依法行使信息权、评判权、监督权、建议权;建立赋利共惠机制,从奖补、用工、用能等多层面降低企业成本;建立赋魂明向机制,以党建引领助推企业沿着正确道路健康发展。
下一步,我市将及时跟踪试点赋“码”保护机制工作推进情况,持续完善系统平台,于明年1月1日起将逐步向全市8万多家企业开放,让更多企业享受到该项创新制度带来的“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