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嘉林 通讯员 廖爱群
本报讯 近日,衡阳市第一人民医院骨外科为股骨多处粉碎性骨折并髋膝关节、股骨严重畸形的黎先生成功施行桥接组合式系统三维内固定术,术后恢复良好,未发生任何并发症,近日患者康复出院。据悉,该手术为衡阳市率先开展的新技术。
今年44岁的黎先生,因车祸致左大腿肿胀、下肢外翻畸形入住衡阳市第一人民医院骨外科。经各项检查诊断为左侧股骨粗隆下段、股骨中段多发粉碎性骨折,伴有左侧股骨骨折术后异物残留、畸形愈合,强直性脊柱炎并髋膝关节畸形融合。
骨科专家对此病例认真进行术前会诊讨论,考虑到患者过去患有强直性脊柱炎导致髋膝关节严重畸形,前几年因骨折导致左股骨畸形短缩,目前再次出现左股骨多处粉碎性骨折,普通的钢板或螺钉无法很好固定,外支架护理非常困难,骨牵引保守治疗又容易引起很多并发症。面对如此复杂的股骨骨折,为了让患者取得满意的效果,骨科主任廖红波、副主任董松庚、创伤中心主任廖辉文通过全面分析病历伤情,查阅相关文献,根据讨论意见,决定给患者采用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行手术治疗。
该系统能针对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骨折进行个性化设计,特别适合严重粉碎性骨折或不规则骨头骨折的固定,能解决传统内固定系统的缺陷。术前经打印骨折3D模型、周密设计后,1月28日,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左股骨骨折切开复位桥接组合式系统三维内固定术,术中进行自体血回输,手术操作3个多小时,获得了圆满成功。患者术后伤口愈合良好,能扶着助行器下地行走,术后1个月患者康复出院。患者出院时表示很满意,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廖辉文介绍,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简称OBS)属国家发明专利,该手术是衡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创伤中心率先在衡阳市开展的新技术,其独特的钉、棒、块组合式结构,可有效分散应力,能灵活选择置钉位置,其三维固定,抗拔出力强,与传统钉板系统相比,这项技术更安全、更有效、更灵活,能实现小内植物、少手术创伤、坚强的内固定、快速骨折愈合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