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近年来,全国上下都在建设“数字政府”,数据代替跑腿,让群众“最多跑一次”,甚至一次都不用跑。但在实际过程中,一些数据没有及时更新或者没有效用,变成“僵尸数据”,结果群众不但没有“最多跑一次”,反而被这些数据折腾。
点评:“僵尸数据”背后折射的是一些部门的担当缺失、作为缺失,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淡化。在大力加强数字政府建设、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和数字化治理水平的过程中,确保数据的有效性必须贯穿始终,不能为了建设而建设,将“互联网+”简单化为“+互联网”。相关部门也需要及时加以监督、督促改进,让数据动起来、跑起来,真正为人民群众服务。
2.日前,新修订的《上海市轨道交通乘客守则》正式实施。其中专门新增针对手机、平板、智能手表等电子设备声音外放的禁止条款,受到舆论广泛认可。
点评:安静权,表面看是一份对耳边清净的追求,实则是在划定公共空间里个人不被他人干扰的权利边界。正如:权利不仅是“我可以”,更是作为“我”的他人也可以。只有认识到“人人相善其群”,才能涵养人们的公共意识。相反,遇事只逞一己之愿,不求反躬自身,只能是“相互加害”而没有互利共赢。明晰规则,让克制自己、推己及人的意识内化于心,大家都能自我监督、相互提醒,文明观念的水位线,自然会随时间的推移慢慢升高。文明养成,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在快速前行的时代列车上,谨记个人之外,还有社会;私域之外,更有规则。这或许正是“安静权”之外,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好好思考的深层课题。
3.12月3日,北京马拉松赛事组委会通过官方公众号发布声明表示,经组委会审慎研究,决定不举办2020北京马拉松赛。作为国内历史最悠久、连续举办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马拉松赛事,“北马”原本在今年迎来第40届赛事。
点评:这对广大跑友来说可能是件憾事,但从保障跑友、赛事服务者、市民的健康安全角度来说,该决定是明智的。没有什么比健康安全更重要的事。即便是再重要的体育赛事,也得为大家的健康安全让步。更何况,对真正的跑友来说,并不会受到多大影响,依旧可以换种方式“跑”。而受马拉松精神激励的人,同样有自己奔跑的方式。只要马拉松精神在,我们就能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过去、成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