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亚楠
寒夜读《环球时报》,一则《暖心顾客留3000美元小费》消息,顿时让我人暖心热。报道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俄亥俄州某市夜城一家餐馆的老板决定在翌日打烊后停业。就在他们关店前的最后一晚,一名30多岁的男子走进餐馆花7美元点了一瓶啤酒。买单后,他将信用卡小票递给老板,祝福老板在停业后一切都好,并让老板把小费分给另外4名服务员。当顾客走出时老板低头查看小票,忽然意识到他仅点了一瓶啤酒,却留下了3000美元的巨额小费。老板追上顾客询问,顾客说他没有弄错,“咱们重新开业时再见!”
疫情背景下的这则新闻,不仅仅是个案。一滴水见太阳,它彰显了人性的善良与美好,大爱与崇高。这种事例格外让人暖心,充满信心。这种事例越多,说明我们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向前。
联系到笔者所从事的金融服务行业工作,我有话要说。经济越发达,银行网点遍地开花。老百姓来银行网点办理金融业务,都希望得到“优质、快捷、高效”服务。这服务背后,又都希望有一张张笑脸相迎的工作人员为民效劳。每一个窗口都是一面镜子,印证着服务质量的好坏优劣。客户就是一个流动的活广告,他享受了“优质、快捷、高效”的服务,感到舒心、暖心,自然会一传十、十传百,口口相传形成口碑效应。因此,一旦某个窗口、某个人形成了优质服务口碑,就会辐射四面八方,吸引大量客户前来办理业务。有的甚至还会舍近求远特意来体验这种服务。
多年前,当人们在窗口办理业务还需要填写凭证时,笔者认识的一位刘姓营业员总是做得与众不同。她会在每一张单式需要客户填写金额和姓名的地方用笔勾上记号,并在双手递单时,轻言细语告知客户一声:“请在打钩的地方写上金额和姓名。”这样客户一目了然,在打钩的地方填写就是。多么暖心的一幕啊!这种细节,佐证了她工作中高人一等的境界,为客户提供便利,同时也赢得宝贵的工作效率。“成己为人,成人达己。”一个县级单位,几百号营业员,为什么她的窗口总是火爆门庭若市?为什么一些客户来,就算排队也要绕到她窗口办理?为什么她每年总收到表扬信而投诉为零,为什么她每月每年的工作业绩总是遥遥领先?从这个细节就全知晓。
服务行业,服务为王,服务制胜。生意场上,赚的都是和气财。反观之,在一些服务行业的投诉总是层出不穷。其实,每一种投诉背后,都是工作人员的责任缺失、怠慢、松懈所致。常言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服务做得好,客户会点赞口碑相传。同理,若没做好,客户也会打广告,广而告之。得来的后果就是客户“用脚投票”走人,下次不来这个网点就是。
暖心与冷心,是办一件事情的两种状态。做得好,暖心。不做好,冷心。暖心与冷心,都是可以传递转化的。暖心传暖心,心融心,更暖心。冷心传冷心,心背心,结果是背道而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