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面八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0年06月15日 星期一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科室介绍
专家简介 谢松林,主任医师,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手外骨科医院院长,手足显微外科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分会全国委员,湖南省医学会显微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衡阳市医学会显微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SICOT(世界骨科大会)中国部显微修复分会委员,第三届亚太重建显微外科联盟大会中国部委员,《中华显微外科杂志》编委。擅长各种严重肢体创伤、手外科和足踝外科、不牺牲足趾移植拇指手指再造、四肢复杂畸形矫正、周围神经损伤、糖尿病足及难愈性创面修复、腕关节镜等手术。
手指再造前
手指再造后
  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手足显微外科于1997年创建,2000年6月挂牌为“衡阳市手外科中心”, 2014年晋升为湖南省卫计委重点临床专科,2017年成立南华医院手外骨科医院。现设3个病区,病床200张,配备显微外科实验室1个、手功能康复室1个、进口手术显微镜8台、进口肌电图2台、腕关节镜1台、踝关节镜1台以及手足外科信息资料室。能同时施行8台高难度手足显微外科手术,已成为省内临床实力强、规模大的手足显微外科专业技术人才见习、培训基地。现有医护人员60余人,主任医师2人,博士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人,先后联合培养博士2名,硕士研究生近40余人。

  创建20年来,该科在医术上求突破、效果上求完美,先后开展新技术、新项目300余项。能够常规开展各类复杂手足外伤及疾病的治疗,复杂性断指断肢再植、足趾移植拇手指再造、急诊手再造、各种复杂性创伤修复、臂丛神经及周围神经损伤显微修复、各种复杂手足部畸形整复、各种晚期手足功能重建等技术均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

  在血管上“绣花”的神奇团队

  衡阳一男子右下肢被火车压碎,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手足显微外科通过一场跨越7年的手术“扭转乾坤”,目前患者下肢已恢复正常状态

  ■本报记者  朱嘉林

  手足显微外科,顾名思义,是在显微镜下为手和脚因意外造成的断指、断掌实现再植,并为四肢和神经的损伤、骨外露等疾病做治疗,还能为此类的患者做手足功能重建及后期的修复。

  近日,记者来到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手足显微外科,带大家一起来了解这个神奇的团队。

  走进该科一病区的病房,看到有些患者手脚被石膏固定;有些躺在病床上,伤口包扎着纱布;有些患者是“跌打损伤”造成的腿脚摔断;有些患者则是由于意外事故造成四肢受伤……

  该科主任谢松林告诉记者,这些患者大多需要在显微镜下进行断指(肢)再植、四肢创面的显微外科修复、拇指再造、手足再造等复杂手术,而这些治疗绝对是比绣花还要求精细的“复杂工艺”。

  神奇“绣花巧手”,让损毁严重的小腿恢复正常长度

  手足显微外科大多数为急症手术,患者一旦就诊就需要医生迅速反应,及时开通绿色通道施展“绣花巧手”。

  “非常感激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我都不敢想象我的腿还能恢复得像正常人一样!”近日,衡阳铁路工作人员朱某来到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手足显微外科,为医护人员送上锦旗。据悉,朱某是七年前被火车压碎下肢的患者,经过南华医院手足显微外科跨越7年的治疗,今年4月,朱某终于完全康复出院。

  2013年8月19日凌晨2时,朱某在铁路上做日常维护工作时,右下肢被火车车轮压碎,下肢血流不止,其同事发现后立即将其转送至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救治。急诊科立即为其进行加压、包扎止血、输液、输血。生命体征平稳后,谢松林仔细查看朱某伤情,发现整个小腿节段性毁损性离断,基本无再植条件,常规考虑做截肢手术。

  为了尽量保住患者的下肢,谢松林及其团队商议后决定尽最大努力给患者再植小腿,因为肢体毁损严重,决定先一期短缩再植,二期再考虑使用ILLIZALOV技术延长小腿。因为断肢再植要求8小时内肢体必须通血,医院为其立即开通急救绿色通道,患者立即进入手术室接受麻醉手术。

  手术争分夺秒为朱某进行右小腿彻底清创,骨折短缩将近20余厘米后进行复位外固定,然后移植血管进行动静脉修复。伤后不到7小时,朱某的右足就通血红润了。考虑到其右下肢皮肤大面积缺损,创面稳定后,该院采取了双侧游离股前外侧做皮瓣修复。术后3个月,即2014年1月11日,该院又为朱某进行“右胫骨ILLIZALOV截骨延长术”,采用环形外固定支架固定,应用张应力法则逐步施加拉力将骨段缓慢牵拉。该治疗方式不断刺激机体组织,激发人体组织再生潜能,使截骨间隙形成新骨,达到骨再生的目的,经治疗,朱某小腿恢复了肢体的正常长度。

  2015年,该院为朱某进行了“右胫骨外支架拆除、取髂骨植骨术、胫骨LCP钢板固定、畸形矫正”等手术。尽管胫骨带着钢板,但在这个期间,患者已能回到工作岗位,边工作边康复。最终,经过近7年的康复,延长的胫骨再生愈合良好。如今,朱某对外观和行走功能恢复很满意,今年4月,朱某来到该院取出右胫骨内固定。至此,这一场跨越的7年的手术终于画下了圆满的句号。

  想患者之所想,做好患者的“手”护者

  手足外伤可能不会危及患者的生命,但却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因此,对于一名手足显微外科医生来说,除了精巧的手术技艺外,还要有“想患者之所想”的责任心。失之毫厘,差之千里。谢松林坦言,每一次手术,他都是如履薄冰,不敢出一丝一毫的差错。从事手足外科医疗工作18年来,谢松林也以精湛的医术服务、全方位为患者着想的责任心,成为了患者交口称赞的“手”护者。

  “想要一个完整美观的躯体无疑是每个患者再正常不过的需求,但传统修复拇指缺损断的方法,都是以牺牲足趾(长度)来再造手指,实现骨关节再造。”谢松林告诉记者,为了满足手指残损患者更高的需求,该科率先在我市开展不牺牲足趾移植再造手指技术。

  由于再造手术要求很高,手术时间长,国内能做到足趾移植手指再造的医师少之又少。在谢松林的带领下,南华医院手足显微外科在传统的再植技术上进行了不断地改进、完善、创新,成为了国内少有的几所可以实现不牺牲足趾(长度)移植手指再造医院之一。目前,科室现年手术量达4000台次,累计完成手足显微外科手术50000余例,完成的高难度手术病例数和成功率均居省内领先水平。

  20岁的女孩小燕(化名)便是该技术的众多受益者之一。她是一名先天左拇指缺损的患者,因为拇指缺损,一直活在自卑的阴影中。辗转求医,均是以牺牲足趾(长度)为代价来实现手指再造治疗。小燕找到了谢松林,针对其情况,他设计踇甲瓣联合第二足趾骨关节拼接再造拇指,第二足趾取髂骨植骨保留的手术方案。手术后,不仅接再造的拇指外形和踇趾供区皮瓣外观良好,术后4个月后腹股沟供区疤痕也几乎消失了。一年后,小燕再来复诊的时候,拇指的外观和功能的恢复都十分完美。

  断指重接、断掌重接、皮瓣修复……在手足显微外科,这些听起来难度极高的手术却经常开展。“我们就是要求超高的‘裁缝’,进行吻合时,要将骨头、肌腱缝合,血管和神经缝合。”谢松林告诉记者,手术时,骨头、肌腱的吻合难度较小,而血管和神经的吻合很难,用的手术针有时比头发丝还细。另外,整个吻合过程均在放大数十倍的显微镜下操作,注意力要十分集中,手法要娴熟,手只要稍微抖动,血管便可能报废,甚至造成手术失败。机会只有一次,一个细微的失误、一针颤抖的缝合、术中患者轻微的动作、术后伤员的不配合,均可导致整个手术的失败。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没有成千上万次的练习,没有十拿十稳的把握,手足显微外科医生是上不了手术台的。” 谢松林自豪地向记者介绍说:“我们的手足显微外科实施断指断肢再植手术5000余例,成功率95%以上;各种带血管蒂皮瓣、游离皮瓣、肌皮瓣、骨皮瓣3000余例,成功率96%以上;各种形式的足趾移植拇手指再造近700余例,成功率99%。”

  谢松林特别提醒,如果不小心遇到手足外伤,在止血时不要用绳索或者铁丝勒紧近心端来止血,以免出现肢体缺血性坏死。正确方法是用干净的毛巾敷在伤口,然后用绷带加压。对于断指(趾)的保存,在患者手指、脚趾离断后,要放在干净的塑料袋中,塑料袋外周用毛巾包裹,然后再在毛巾外周放入冰块,并装入保温的装置中,如饭盒、水壶等。切记不能将冰块与断指(趾)直接接触,以免断指(趾)被冻僵,失去活性。要尽快将患者送往医院,争取手术时间和手术效果。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科室介绍
衡阳晚报版面八A08科室介绍 2020-06-15 2 2020年06月15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