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天气转暖,春意盎然,今年“飞絮”提前报道。昨日,记者自市园林绿化服务中心获悉,目前,正协调环卫等部门增加道路清扫和冲洗次数,减少“飞絮”在路面的存量和在空中停留的时间,降低影响。
据了解,我市“飞絮”主要来源于法国梧桐和柳树,随着法国梧桐品种改良及数量减少,目前,柳树成为主要来源。每年4—5月,随着气温上升,临江靠水的江河堤岸柳絮漫天飞舞。据介绍,柳絮其实是柳树的种子,上面包裹着白色绒毛。我市柳树集中栽种在湘江、蒸水的江堤河岸,数量达6000株以上,“飞絮”通常会持续1个月左右,天气晴朗刮风时,“飞絮”尤其明显,上午10时至下午4时是高发时段。柳絮飘舞的季节,也是过敏症状高发的季节。对于一些敏感体质人群,“飞絮”会带来呼吸系统不适。专家建议,晴朗有风的天气,敏感体质人群应减少外出,尽量避开有飞絮的地方;若外出应佩戴口罩,回家后及时清洗裸露在外的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