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4:版面十四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0年03月02日 星期一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疫情下 更多人拥抱数字支付
  “出门不用带钱包,一部手机全搞定。”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中国民众进入全面防疫状态,这种“扫一扫”就支付的移动支付方式也因其“无需接触”,让越来越多的人积极拥抱数字支付。

  突如其来的疫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为尽可能地减少彼此直接接触,避免病毒通过纸币传播,扫描商家出示的收款二维码结账的移动支付方式已成为当前中国民众的生活常态。

  记者在沈阳的中小型超市、便利店走访了解到,顾客在结账时,大部分收银员会建议顾客使用无接触的电子支付手段。

  疫情发生后,中国各地居民大幅减少外出,以最大可能切断感染途径,人们“居家办公”“居家上学”,即便是上班族,下班后也大多匆匆回家,减少在外逗留时间。

  各电商平台通过线上无障碍下单、线下无接触配送的方式,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购物需求。数字经济支撑的数字生活,在疫情防控中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欢迎。

  此前,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范一飞表示,人民银行将进一步加快推进移动支付领域工作,鼓励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渠道全天候为客户提供金融投资、生活缴费、网络购物等服务。目前,中国在移动支付方面发展迅速,最近三年来移动支付笔数和金额的年复合增长率分别达到83.5%和39%。

  一些移动支付平台在防控疫情期间,还借助其“扫码”功能为防疫工作提供便利。在中国许多城市的沃尔玛、乐购等超市门口,消费者前往购物时可以扫码提供本人的姓名、手机号码等信息,以便商场和疾控部门掌握人口流动情况。

  “一旦有被确诊人员,可以通过这些信息追溯到和患者接触的消费者,既便于防控疫情,也保障大家的安全。”一位商场工作人员对记者说。

  辽宁社科院副院长梁启东说,此次疫情对中国来说既是挑战也是一次机遇。疫情会加快中国“无现金消费”的进程,可能探索出不接触模式下新的商业模式和新的产业。据新华社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房贷利率本月重新定价,你会如何选择?
疫情下 更多人拥抱数字支付
多家券商 将试点基金投顾业务
认尸启事
衡阳晚报版面十四A14疫情下 更多人拥抱数字支付 2020-03-02 2 2020年03月02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