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老人身体功能减退
是正常现象
朱老今年73岁,他年年体检。老朱把自己每年的体检报告都精心保管好;新的体检报告出来后,老朱会拿出原来的体检报告一一比对。数据上下浮动一点,老朱就会有点紧张。
前段时间,老朱的外孙子大学毕业上班前做了一个入职体检,但是这份体检报告让老朱看了特别不淡定,生了一场大病。因为他发现外孙子的健康指标都非常好,没一项超标的。老朱觉得自己天天锻炼身体、健康饮食,“凭什么我的健康指标就不能达到年轻人水平?”
专家指出,60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可能反应迟钝,记不住事,行动缓慢、腰酸背痛,血压、血糖还有点高。但是,他们中很大一部分不是病人,他们只是老了。年龄变大确实会引起器官的变化、功能的减退,但它不是病。
如果一个老年人追求和年轻人一样的体检数据,既为难自己,也没有必要。即使检查指标不符合正常值,但合理用药控制后可以维持在正常水平、通过治疗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这就是健康老人。
2
很多“病”就是因为老了
老年人很多“病”其实不是病,就是老了。年轻人植发火热,但从没听过给老年人植发的。有些人年纪大了,谢顶了,头发白了,不是病;年轻时,能跑十里地,老了,只能走二里地了,这也不是病。脱发白发也好,体力衰退也罢,这些本身就是人体衰老的一种表现。简单地讲,衰老带来的是器官的减退,它是一个缓慢、渐进的过程,比如说心脏、呼吸功能、神经系统、运动系统功能的衰退,对人全身的影响并不是很大。但很多人会问,究竟要不要治呢?
主要得看以下两点:一是有没有影响你的正常生活质量,或者影响你基本的生活状态,如果没有,先放着,不用治;如果有,那一定算病,要治疗。二是看有没有给你身体的其他器官带来危害,如果没有也不用治,如果有就要治。
3
某些“超标”
是合理的
人到老年,器官功能退化,很多健康参考指标也有变化。以高血压为例,以前的标准认为一个人的血压超过120/80毫米汞柱就是血压偏高。但是老年人是不是要按照年轻人的标准呢?老年人高压不超过150毫米汞柱、低压不超过90毫米汞柱就没有问题。最新研究共识认为,80岁左右的老年人,高压不超过160毫米汞柱、低压不超过100毫米汞柱都属于合理范围,用了降压药后,会适得其反。
再有,老年泌尿问题的患者特别多,尤其前列腺肥大。这个病在中老年人男性身上太普遍了,50岁以上大约一半的男性会得,60岁以上有60%,80岁以上80%,甚至快100岁了,还是逃不过前列腺肥大的“魔咒”。如果去检查,并不是人人都需要治疗。为什么?影响排尿了,才是疾病,才需要治疗。
4
要学会与症状“相处”
老杜今年70岁,身体不错。但最近两年,他总是觉得尿频尿急,夜尿多严重影响了他的睡眠。一般他晚上要起夜5~6次。后来,老杜住进了医院,就想着做个手术彻底解决这个问题。等到他做完相关检查后,医生给出最终的诊断是前列腺肥大引起了排尿障碍。医生不建议手术,只要用一些药就会得到改善。像他这样的老人不算少。其实,前列腺肥大的患者口服药物后,就可以明显改善症状。
随着年龄的增长,多数男性都会出现前列腺增生肥大,症状轻微不影响生活就与症状和平共处;如果出现严重的问题,还是要找医生采取相应的治疗。别把衰老当病治,但也不能把所有的病都当作衰老,关键要看程度。
老是不可抗拒的。专家建议,健康老人一年体检一次;有基础疾病或者健康风险的老人,在医生的指导建议下,每半年或三个月体检一次,发现疾病及早治疗,不要把健康当作负担。 据新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