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面十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9年12月03日 星期二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1.就业是民生之本,找到一份好工作是很多人的朴素心愿。如今,随着时代发展进步,在互联网求职平台寻找工作机会已是常态。然而,一些侵害求职者权益、违规敛财的现象时有发生,值得警惕。据报道,在秋冬季招聘活动活跃的背景下,一些求职平台乱象频现。如何更好保障求职者权益、促进互联网求职平台健康平稳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

  求职平台可以创新盈利模式、加快流量变现,但保证产品与服务真实可靠是前提。比如,相关服务项目应立足于切实提升求职能力,而不是停留于“几小时教会你”的营销噱头。在求职平台中,用户是求职者也是消费者,平台必须对用户负责,将求职者的诉求摆在重要位置。相关企业应该认识到,网络求职平台不仅仅是商业模式,也关系着公共利益。求职平台应清晰界定自身责任边界,从平台设施、平台中介、平台生态等多方面入手,全方位规范服务商行为。重视保护用户权益,充分履行社会责任,立足于提升服务质量、更好满足消费者需求,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用户、行稳致远。

  ——评论员   白光迪

  2.25岁生日那天,中华遗嘱库北京第二登记中心法律专员崔文姬立下了一份遗嘱。该事件还一度登上了微博热搜,不少人觉得这么年轻就立遗嘱是一件稀罕事。实际上,像崔文姬这样的人越来越多,全国已有236位90后走进中华遗嘱库。而在9月份的媒体报道中,中华遗嘱库登记保管的“90后”遗嘱还只有178份。

  有人认为,人的自由与相应的认知能力相关联,年轻人并没亲身体验过生命逼近终点的痛楚,也没真切了解过自己失去独立自主生活能力的危机。这个时候就立遗嘱,能量力而行吗?然而,“不知生,焉知死”与“不知死,焉知生”本就是一个硬币的两面。活着与死亡相对应而存在,与开始之于结束相似。那么,不妨把订立遗嘱当作青年思考人生意义、价值的一堂课程来对待。所以,如果说25岁能立遗嘱需要一种能力,那就是思考死亡、应对死亡的能力。如果具备了这样的能力,早早立下遗嘱,有何不可?

  ——评论员  杨博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从南岳荣膺 “全域旅游示范区”说起
薅图书馆羊毛还炫耀 是病该治
我为祖国点赞
对马路“低头族”最高罚200不冤
衡阳晚报版面十三A13 2019-12-03 2 2019年12月0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