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面十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9年04月30日 星期二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请“病假”去旅游,当心得“失信后遗症”
  李英锋

  今年“五一四天假,拼假去旅行”“只要胆子大,哪天都是假”的文章在朋友圈热传,一些网友还打算请病假来拼个长假外出旅游。对此,法院劳动争议庭法官提醒,请病假去旅游实不可行,小心因此丢掉工作。

  因为今年的五一小长假与上一个周六只间隔三天,如果再请三天假,那么,五一四天小长假就变成了八天“大长假”。在这种休假诱惑的驱使下,不少人早就跃跃欲试,准备想方设法拼假。而付诸实施的大有人在,其中不乏没病装病虚构病假者,甚至还有一些人从网上购买虚假的病假条、诊断证明等骗取病假。

  请“病假”去旅游固然一时爽,却可能换来两行泪。虚构病假看似抖机灵,实则隐含着风险。虚构病假实质上是一种劳动失信行为,违背了诚实信用的原则。劳动者在身体健康、没有合理请假事由的情况下,如故意虚构病假脱离工作岗位,属于变相旷工,违反了用人单位的劳动纪律或规章制度。劳动者请“病假”去旅游还有被单位处分甚至开除的风险。近年来,媒体已经报道了多起劳动者因为虚构病假被开除的事例。而如果劳动者虚构病假的时间较长,还可能因为吃空饷骗取工资构成诈骗罪,需要承担刑事责任,这样的案例也曾真实发生过。

  请“病假”去旅游,当心得“失信后遗症”。劳动者该敬畏规则,看清风险,守住底线,远离虚构病假的误区。如果想要外出旅游玩个痛快,应该与单位积极沟通,征得单位的理解。在不影响单位工作运转的前提下,尽量采用年休假、探亲假、事假等合理合法的拼假方式,切莫自作聪明,装病欺骗单位。

  请“病假”去旅游,这种现象还暴露了不少问题:其一,一些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在开具诊断证明(病假条)时存有不规范的现象;其二,当前的放假供给依然不能满足劳动者的休假需求。在某种程度上说,一些人请“病假”去旅游,是因为合理的休假渠道不畅、休假需求得不到保障而被逼出来的。所以,用人单位乃至职能部门也应该反思请“病假”去旅游的问题。如此,才能从根本上遏制虚构病假等现象。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达德始于“三知”
“开车顶学生”该罚 学生安全意识也堪忧
请“病假”去旅游,当心得“失信后遗症”
传统百货商场如何转身
衡阳晚报版面十三A13请“病假”去旅游,当心得“失信后遗症” 2019-04-30 2 2019年04月30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