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三年时间铸就
“衡岳艺术家群” 品牌
■本报记者 何 芬
本报讯 衡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学习十九大报告见行动,11月7日晚,该协会组织召集来自高校、媒体的文艺评论家们商讨“衡岳艺术家群”采访写作项目事宜,预计用三年时间访谈衡阳的国家级艺术协会会员、省文艺人才扶持“300工程”、市文艺人才扶持“50工程”入选艺术家及其他有突出成就的艺术家这四个方面的文艺人才。
学习会上,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任美衡着重召集会员们学习了十九大报告中“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内容,并提出:践行报告内容,近三年,在市文联的领导下,围绕“加强文艺队伍建设,造就一大批德艺双馨名家大师,培育一大批高水平创作人才”做好基础工作。具体工作就是,在继推出“衡岳作家群”之后,在文艺评论界铸就“衡岳艺术家群”品牌。借此写作项目,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将继续加强与市文联麾下其他各兄弟艺术家协会的联系,团结衡阳师院、南华大学、湖南工学院等设置有文科学科的院校的文艺评论家们的学术力量,集结各文艺评论阵地力量,做好这件大事,为引导文艺创作正确导向,寻找衡阳文化自信,发挥好文艺专业团体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