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面十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7年11月02日 星期四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

  热点发声

  “无人贩售”

  并非是“万能筐”

  “

  近日,上海徐汇区出现了一个“无人面馆”,其实是一台无人贩售机器,共提供两种口味的面,酸汤肥牛和豚骨。食客仅需在机器上选择自己喜欢的口味,通过支付宝或者微信完成支付,机器即可自己制作一碗面,从支付到出面,整个过程不到1分钟。仅仅过了两天,这个“无人面馆”就因“涉嫌超范围经营”被叫停。

  1、互联网的崛起,以及移动支付的高度普及,作为“新零售”布局中的重要一环,各种各样的无人贩售机正如雨后春笋,出现各大商场、交通站点、学校、医院等公共领域,如无人贩售咖啡、橙汁、零食等。这些无人贩售门店,是社会发展以及科技进步涌现出的新业态,尤其是使用便捷,无疑会成为市场的新宠。

  但同时,“无人贩售”虽前景看好,但也不能缺失规范。“无人面馆”迅速走红之后的迅速叫停,也是规矩使然。据当地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监管人员已实地查看过这台“无人面馆”,确认经营者的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属实,但涉嫌超范围经营,待补齐相关许可证后有望再度经营。简言之,“无人面馆”第一步就走歪了,及时纠偏很有必要。 ——评论员  杨玉龙

  2、共享单车之后迅速刮起的“共享风”,让人们认清了一个道理,共享经济不是筐,不能啥都往里装。比如,“共享女友”“共享板凳”“共享雨伞”等等,是共享经济的跑偏。

  而且,随着空调、洗衣机和彩电的入局,共享经济这把火烧到家电领域。对于共享家电,有行业观察者认为只是一个“噱头”,并不会成为主流。同样,在“无人便利店”“无人贩售”被热炒的当下,无人店经营模式并不是“万能筐”,也并不是无需人工就可以叫“无人店”,一旦走偏,同样多是作秀,甚至给市场添乱。

  ——评论员   莫淑婷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乱仗开局待归正轨
慢火才能“炖”出文化内涵
莫让“现金贷”成了高利贷
衡阳晚报版面十三A13 2017-11-02 2 2017年11月02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