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面十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7年11月02日 星期四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莫让“现金贷”成了高利贷
  邓海建

  →

  热点漫评

  近日,一款名为“现金贷”的小额、短期线上金融产品引发广泛关注和质疑,其“3秒完成借款”“凭身份证1分钟申请”式广告语在各种客户端上也频繁出现,时刻吸引着人们的注意。但其无牌照滥放贷款、动辄500%的超高利率、暴力催收、泄露用户隐私等行业乱象被不断爆出。针对“现金贷”规模扩张迅猛,央行表示,下一步将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实施穿透式监管。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明确,如果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则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应当被认定无效。而“现金贷”中,前期高收费、后期高罚息,加之有暴力催收兜底,跟黑帮电影里的高利贷似乎没有太大差别。

  这个庞大纷杂的市场,监管必须及时关注。据统计,我国“现金贷”整体规模在6000亿到1万亿元之间,2017年前7个月全国短期消费贷款新增1.06万亿元,是去年同期的3倍,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现金贷”,初步估计“现金贷”平台至少有2000家,不少是此前的P2P公司转型而来。今年4月,银监会发布《关于银行业风险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首次点名“现金贷”纳入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10月28日,央行亦表态要落实“所有金融业务都要纳入监管,任何金融活动都要获取准入”的基本要求。

  “现金贷”不是洪水猛兽,但如果只剩下“高回报风口”的大旗猎猎作响,大概迟早会成为“不作不死”的典型。一句话,“现金贷”莫要成为网络化的高利贷,而监管也该早日对其间的灰黑空间重拳出手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乱仗开局待归正轨
慢火才能“炖”出文化内涵
莫让“现金贷”成了高利贷
衡阳晚报版面十三A13莫让“现金贷”成了高利贷 2017-11-02 2 2017年11月02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