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40年前,也有570万人怀揣积压了十年的大学梦走进考场,竞争那不到30万个上大学的机会。从那时起的40年里,亿万中国人通过高考这一方式改变了自身的命运。
这40年,是个人命运的交响,更是家国的变迁,年复一年的高考已经使中国在悄然之间,发生了巨变。
与新中国同龄的衡阳日报社,在这40年中,忠实地记录了“高考”在市民生活中的变化。(附:四十年高考大事记)
1977年 高考恢复。570万人报考,录取27万人。第一批学生在1982年毕业时供不应求。
1981年 理科中增加了生物科。
1983年 英语被正式列入高考科目,以原始分计入总分。
1983年 确定了“定向招生、定向分配”的制度。
1985年 国家允许高校招收少量“自费生”,高校开辟新的收入渠道。
1985年 从美国引进标准化考试,并于当年首先在广东省进行了英语、数学两科的试点。
1985年 上海在全国最先获得自主命题权,实行3+1方案(除语数外,再任选一门)。
1985年 国家教委决定在北京大学等43所高等学校进行招收保送生的试点。
1989年 国家教委决定将标准化考试逐步在全国推行。
1994年 高考生物和地理被取消,除语数外,文科加考政治和历史,理科加考物理和化学,同年,政治被排除在统考科目外,理科不再考政治。
1996年 “自费生”和“公费生”试行并轨招生,“免费上大学”时代结束。
1997年 普通高校招生全面并轨。
1997年 高考录取人数首次突破100万人。
1999年 教育部出台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文件提出,跨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与任务,对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做出了全面部署。同年广东率先试行“3+X”改革方案,生物、地理又重新开始出现在高考科目中。
1999年 高校大规模扩招,开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大门。
2000年 一直由国家“全包”的师范专业也实行收费, 标志着高校招生“并轨”改革完成。
2000年 北京、上海、安徽进行了春季招生改革,从此形成普通高校每年有“两次考试、两次招生”的新模式。
2001年 国家取消高考的多项限制,社会上出现一批“爷爷考生”、“奶奶考生”。
2003年 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决定从2003年起将高考时间提前一个月,高考时间固定安排在每年6月7、8、9日。
2003年 高校自主招生启动。“怪才”、“偏才”有了更多上大学的机会。但围绕质量与公平的冲突和讨论至今仍在延续。
2010年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适龄青年的15%。“大众化教育”逐渐取代“精英教育”。
2012年 大学扩招结束,逐渐走向内涵式发展。
2014年 《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颁布,新高考改革逐步启动。
2016年 全国有26个省份选择统一命题,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5省份仍为分省命题。
2017年 试点高考改革新方案的浙江、上海两地迎来高考。
2000年的《衡阳晚报》,报道了“电子眼”首次出现在我市考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