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面四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
2017年03月31日 星期五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绿
新闻 典 晚报 词 绿 lǜ 色 殡 葬 sè bìn zàng 【释义】 绿色殡葬,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节俭办丧事,不参杂封建迷信的仪式;二是指葬式,采用花葬、江葬、海葬、树葬等方式,让骨灰回归自然。 相对于传统的土葬,绿色殡葬更加节地和环保,它不占土地或者占地极少,有时还能为城市营造新的大片绿地。随着社会的进步,绿色殡葬逐渐成为一种潮流。
  随着媒体宣传的深入和惠民措施的实施,生态葬在衡阳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据了解,截至2016年底,我市已有200余名逝者入土草坪葬,1000余名逝者安息于壁葬,还有不少逝者生前选择了水葬、树葬等生态安葬方式,委托亲属将其骨灰寄存,待有条件后实行安葬。目前,我市已有近2000名市民选择了节地生态安葬。

  衡东殡仪馆公墓山主任曹立志告诉记者,随着2014年衡东县实行殡葬改革以来,生态安葬的理念也从城里吹到了农村,如今已有37位逝者安息于草坪葬墓地中,其中不乏农村户口的逝者。

  “实行生态安葬,占地不过0.5平方米左右,花费不过1万元,与传统土葬的高额花费、占据大面积耕地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曹立志认为,推行生态安葬,是一项实现“三减”的好事,即减少了墓地对土地的侵占;减少了百姓对丧礼的花费;减少了祭祀对环境的污染。

  “政府推行多种节地生态安葬,各大陵园均设有生态葬墓区,推出的花坛葬、树葬、壁葬、草坪葬等节地环保的安葬方式,价格都很实惠。”烈士陵园副主任谭建军称,“推行生态葬,为后代留下绿水青山,让生命回归自然,这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市殡改办工作人员彭莉表示,衡阳市一直在生态葬方面进行着有益的尝试。目前全市一些公墓单位已经开设了草坪葬、壁葬等生态葬区、骨灰格位存放区,尚未设置的公墓也正在建设或规划之中。下一阶段,我市将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加大节地生态安葬设施建设,较大幅度提高生态葬比例,建立健全节地生态安葬激励机制,让生态葬的观念走进寻常百姓家。

  随着我市近年来大力推进殡葬改革,城区乱搭灵棚治丧行为几乎消失,应火化遗体火化率逐步上升,禁炮工作也取得了良好成效·····

  绿色殡葬新风日渐深入人心

  近年来,随着我市大力推行绿色殡葬,衡阳殡改工作也交出了一份“成绩单”。数据显示,城区乱搭灵棚治丧行为由之前的比比皆是,到2014年下降至147起,2015年46起,2016年31起。城区应火化遗体火化率逐步上升,2013年约30%,2014年上升至67%,2015年达79%,2016年为81%。

  另一方面,禁炮工作也取得了良好成效。2014年,市殡改办发出《关于禁止在市城区殡葬服务单位燃放烟花爆竹的通告》,通过广泛宣传,禁炮成效初显。2015年各公墓单位借力于公安、交通等部门,积极组织志愿者、劝导员开展禁炮行动,进一步巩固了禁炮成果。2016年,禁炮工作实现了常态化管理。

  市殡改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绿色殡葬的有力推进,为我市推行节地生态安葬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尤其是城区应火化遗体火化率的不断提高,殡葬惠民资金的逐年递增,引导、吸引更多市民主动选择节地生态安葬。而且随着绿色殡葬宣传的深入,厚养薄葬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生态安葬的理念走进了更多家庭。

  清明扫墓、祭祀先祖,这一传统沿袭千年,代代相传。不同的是,通过多年来对文明祭扫、绿色殡葬的广泛宣传,如今,越来越多的市民已自觉选择节俭低碳的绿色祭祀“新三件”:献一束鲜花,系一束黄丝带,折一张心愿卡,寄托思念情。

  近年来,在市政府相关部门的宣传、引导下,“新三件”逐渐走俏,代替鞭炮、纸钱、香烛这些祭祀“旧三件”成为市民祭祀首选。市殡改办工作人员介绍,2014年清明节期间,我市在市殡仪馆首次试点推介新型祭祀用品——“新三样”,市民可免费领取鲜花、黄丝带和心愿卡进行绿色祭祀。结果“新三样”受到了不少市民的追捧,500份“新三件”被迅速领空。2016年,尽管事先准备的“新三件” 数量翻了一番,增加至1000份,仍是供不应求。2017年,为了更好满足市民需求,市殡仪馆已经提前准备好了2000份祭祀“新三件”,供市民领取。

  “新三件”不仅在公益性公墓受到市民追捧,在商业性公墓也是大放异彩。据资料显示,2015年,华厦陵园首次免费发放了1000份“新三件”;2016年,“新三件”发放数量达到了5000份;而2017年,这一数字更将攀升至10000份。

  市殡改办工作人员彭莉认为, 用“新三件” 祭祀不仅环保、文明,而且简便、时尚,故而受到了市民们的青睐,而文明、简便、环保正是绿色殡葬的理念!

  ■文/ 本报记者  金明达   图/ 本报记者  罗   盟

  

  又到一年清明节,冒着纷纷细雨悼念古人,扫墓祭祖。

  随着近年来殡葬改革的大力推进,各大墓区少了一份嘈杂喧闹,多一份肃穆宁静。鲜花、黄丝带、心愿卡逐步替代香烛、纸钱和鞭炮,成为市民祭祀首选。

  以花葬、草坪葬、树葬等为代表的生态安葬,也在雁城悄悄地“生根发芽”。目前,全市已有近2000人自愿选择了这种生态环保的殡葬方式。相信随着人们观念的进一步转变,生态安葬将渐成新时尚。

  寄托悼念之情的黄丝带

  殡葬新风日渐深入人心

  “新三件”让祭扫更绿色

  越来越多的市民自觉选择节俭低碳的绿色祭祀“新三件”

  生态葬观念渐入人心

  截至2016年底,我市已有200余名逝者入土草坪葬

  yóu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绿
衡阳晚报版面四A04绿 2017-03-31 2 2017年03月3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