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女士半年前查出有慢性腰肌劳损,医生建议她多休息。结果她“听话”得不得了,每天不是坐着就是躺着休息,没想到前两天一复查,毛病反倒是越加严重了。医生告诉她,她的腰肌劳损是睡出来的。
其实,不同工种的人,腰肌劳损的机理是有差别的。康复科医生用一个很直观的比喻,解释了腰肌劳损的不同原因。
运动员、民工、白领及长期卧床、过于瘦弱的人,他们一旦出现腰肌劳损,机理不同。如果你已中招,看看属于哪一类。
女白领累出腰肌劳损
休息半年后反加重
胡女士今年42岁,她是个特别操劳的人,白天忙单位的事情,下了班回家还一个人操持家务,洗衣、做饭、拖地……
因为长年辛勤劳作,胡女士经常会觉得腰部酸痛。起初,她以为是自己太累了,坐下休息会或躺一晚就缓解了。直到半年前,她感觉到自己腰酸的症状越来越明显,而且一发作起来也不像往常那样很快缓解,于是上医院做了个检查,康复科医生的诊断为“慢性腰肌劳损”。
当时,接诊的医生帮她进行了针灸、拔罐、推拿等治疗,并嘱咐,她的病是累出来的,需要好好休息。
治疗后,胡女士确实感觉到整个腰背都轻松了许多,所以乖乖听医生的话“好好休息”。她一下子从事事亲力亲为到一件家务事都不做,下班回家后不是坐着就是躺着休息,心想这下总能慢慢把腰给养好了。
可她怎么也想不到的是,半年以后,腰部酸痛再次发作,而且明显比之前的更加厉害,按摩热敷也只能缓解半天,之后就腰酸背痛得不行,站立半小时不到就酸得受不了,恨不得成天躺着。前几天,她到医院就诊,接诊的医生说,她的慢性腰肌劳损比以前更严重了。
“除了工作之外,我已经什么家务都不做,回到家里不是坐着就是躺着休息,我这腰怎么就会养不好,毛病反倒越加严重了呢?”听了医生的诊断后,胡女士很是不解。
医生解释说,胡女士身材纤细,工作是坐着的,上下班也是开车,平时又缺乏锻炼,腰肌质量本就不高,再加上劳累、疲劳引起的代谢产物堆积在肌肉内,不能及时排出,就引发了腰肌劳损。之后,由于过长时间的休息,腰肌的质量进一步下降,对“负荷”的耐受能力下降,导致生活中的许多动作都无法坚持,继而加重了腰肌劳损。
医生告诉记者:“腰肌的质量就是它的工作能力,以及对负荷的承受能力。在医生看来,除了因劳累引起的腰肌劳损是通过静养休息能缓解外,现代人更多的腰肌劳损是部分腰肌的消极怠工所致,因此关键的治疗是需要适当的锻炼,提高腰肌的质量,有足够的抗负荷能力,也就不容易劳损了。
腰肌劳损这样锻炼
那么,腰肌劳损的人如何进行康复锻炼呢?医生设计了几种不同姿态下的腰肌锻炼方法,大家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一到两种进行练习。其中,坐位和站位特别适合在办公场所展开,对久坐所致的腰肌劳损很有效。
1、仰卧位
第一种:双桥运动:双侧屈膝抬高臀部,早期时可以将双手背垫于腰下,感觉腰部没有压迫手背时,坚持5到10秒钟一次,3到5次为1组,做3组为一次训练,睡前和起床时各做3组,到后期时,可以慢慢高度抬高,最高可以腹部与大腿平行。
第二种:单桥训练:单侧屈膝,另外一下肢用被子垫高(双腿交替训练)。早期时可以将双手背垫于腰下,感觉腰部没有压迫手背时,坚持5到10秒钟一次,3到5次为1组,做3组为一次训练,睡前和起床时各做3组,到后期时,可以慢慢高度抬高,最高可以腹部与大腿平行。
第三种:空踩自行车:双手分开摆于身体两侧,双腿屈曲做蹬自行车的动作,开始时可以小角度划圈,坚持5到10圈一次,3到5次为1组,做3组为一次训练,睡前和起床时各做3组,到后期时,可以慢慢大腿伸直后再屈曲练习。练习完成后,双手环膝,蜷曲腹部,颈项前屈,做小幅度的腰椎前后摆动,五六次后放松即可。
2、坐位
身体坐直,双手放在大腿上,肌肉保持一定紧张,不让躯干很放松,即保持上身挺直。做身体前倾的动作,接近极限后坚持5到10秒钟一次,3到5次为1组,做3组为一次训练,手部不要有任何支撑动作。做身体后伸的动作,接近极限后坚持5到10秒钟一次,3到5次为1组,做3组为一次训练,手部不要有任何支撑动作。
3、站位
双脚分开略宽于肩部,双手叉腰,做前后左右倾的动作3到5次,接近极限后坚持5到10秒钟一次,3到5次为1组,3组为一次训练,可放松躯干腰腹紧张肌肉,缓解酸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