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规划纲要是这次大会的热点,也是亮点
记者:在本次“两会”期间对“十三五”规划纲要作出审议是一大热点,尤其是在当下,不少人对经济下行的压力感觉担忧之时,我想请问全国人大代表们对这个五年规划有何期待?又如何保证能够做出高质量的审议?
傅莹:我也认为这次人代会期间,“十三五”规划是大家最关注的议题之一。
我们要用什么样的方案、什么样的措施、什么样的投入实现我们所期待的稳定增长,推进供给侧改革,尤其是“十三五”规划是2020年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的最后一个五年规划,大家有很多关注,也有很多期待,希望能够吃到“定心丸”。人民的期待就是人民代表的期待,应该说代表们到会议上带来的想法和社会的感觉应该是一致的。
明天“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就要交到代表手里了,在整个起草过程当中,全国人大常委会就一些重点问题作了很多专题调研,各省的人大代表也都参与了起草的过程,这次大家聚到一起开会,包括党的、政府的领导也都和大家一起讨论,我想肯定会有很多鲜活的思想、建议、意见。另外,这个过程对我们国家来讲也是一个凝聚智慧的过程,是一个凝聚力量的过程,把大家的想法统一到中央的决策和思想上来。所以,我认为“十三五”规划纲要是这次大会的一个热点,也会是一个亮点。
慈善法是我国慈善事业建设第一部基础性法律
记者:我们注意到,最近十年由全国人大大会审议通过的法律都是十分重要的基础性法律,比如物权法、反分裂国家法、立法法等,但是我们注意到这次慈善法草案也提请大会审议了,有人认为这部法律好像分量不够,这样安排是有别的考虑?不知这个问题发言人怎么看?
傅莹:慈善法分量是很重的,不要低估这部法律的重要性。这是我们国家慈善事业建设的第一部基础性和综合性的法律。应该说中国人还是有扶贫济困的传统,尤其是这些年中国社会财富增加比较快,有很多个人和企业愿意把自己财富的一部分拿出来,去帮助那些更困难的、更有需要的人,所以慈善事业发展是很快的。党和政府在这方面也给予了很多支持和扶持,法律法规在逐步完善。
给你提供一个数字,2006年,中国全社会的慈善捐赠总额是100亿人民币,到了2014年这个数字就扩大到了1000亿人民币,增长还是相当快的。社会上慈善组织、机构也是蓬蓬勃勃发展,像雨后春笋一样,另外还有很多个人参与其中。我看数据上显示,经常参加慈善活动的志愿者,全国有6500多万人,他们代表着我们国家文明的提升。
大家也知道,在监管方面也还是面临一些困难,存在一些不足,社会公众认为慈善捐赠的结果到底怎么样不托底,所以我们需要有这么一部法律,构建一个更加规范的环境,让捐赠者能够得到更好的保障,能够得到尊重,让求助的人能够有章可循,尤其是让欺诈行为受到惩处,能够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更好的弘扬。所以,对这部法律的审议和实施,这个过程确实非常重要,我们也希望代表们认真审议,希望通过这个过程尤其是通过这部法律的实施,能够更好地提高全社会的慈善意识,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
全国人大及常委会在反腐治本之道上积极发挥作用
记者:我们注意到中纪委刚刚发布消息,十二届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珉被查,去年也是在这个发布会上说过,反腐治标有效才能治本有道。请问这一年来,全国人大在反腐治本方面是否有什么新的举措?此外,在您看来,当前的反腐是否已经到了一个节点,就是进入了一个已经建章立制的阶段?
傅莹:治理贪腐应该说是现代国家治理当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三年来大力反腐败,我们的成效是非常显著的,也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你刚才提到的信息,我也是早晨开预备会之前刚刚听到的。我认为这正说明反腐败没有死角,包括全国人大和各级人大,只要有人大代表涉嫌违纪违法都应该面对纪律的审查或者法律的审判。
本届人大以来,到去年底,已经有43人辞职,罢免了27人。这些人不少都是因为违纪违法,被选举单位罢免,或者是本人主动向选举单位提出辞职,包括涉嫌违纪违法。国家宪法和代表法赋予全国人大代表依法享有参加行使国家权力的各项权利,同时规定必须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习近平总书记在中纪委六次会议上强调,反腐败要标本兼治。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正是要在反腐败的治本之道上积极发挥作用,落实中央提出来的加快推进反腐败国家立法的重要任务。重点是在我们制定各项法律或修订各项法律的过程当中,要加强反腐败的内容,构建我们国家完善的反腐败法律规范体系。
2015年重点是刑法修正案(九)当中强化了反腐败的内容,今年的重点准备修订行政监察法。在国际方面,我们正在制定国际刑事司法协助法,人大常委会也已经批准了与51个国家有关刑事司法协助的双边条约。另外,中国还是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缔约方,我们和其他缔约方一起加强这方面的合作。总之,这些制度的完善有利于我们更好、更有效地开展境外追赃、追逃活动。
在南沙扩建岛礁是非常必要的,中国人民都支持
记者:中国曾经宣誓将不在南中国海进行军事化,但实际上中国在南海的岛礁上进行了军事部署,包括一些导弹的设施以及飞机的跑道,国际社会认为这将对南中国海的和平与稳定造成威胁,对此您怎么看?
傅莹:我也注意到你们的报道,注意到美国的报道。说到中国就是南海和南沙军事化,“军事化”这个词炒得挺唬人的,我认为这是不是有点语言霸权?就是要制造这么一个议题,把你刚才说的威胁地区和平,我看美国有不少报道威胁地区和平,影响航行自由,把这么一个大帽子扣在中国人头上,这种做法容易误导形势。
要说军事化的话,如果仔细看一看,在南海进进出出的先进的飞机、军舰,最多的是不是还是美国的?而且美国重返亚太提出的一个很重要的决定,就是要把海军60%以上部署在亚太,这一段时间自从美国重返亚太以来,军事上的动作有多少?和那些盟友完全在加强在亚太的军事存在和军事部署。要说军事化的话,这是什么?这不是军事化吗?
关于南海问题,前一段我们外长访问美国,讲得比较透彻,我就说两条普通人包括人大代表和大部分中国人的感觉。第一,中国人觉得美国派军舰到南沙岛礁那么近的地方炫耀武力,这个不好,非常刺激中国人的反感情绪。本来在南沙问题上,美国说了对南沙争议不持立场。现在美国的做法和说法让人觉得好像是在刺激紧张情绪,让人对美方的动机画一个很大的问号。
第二,我们在南沙扩建岛礁是非常必要的,中国人民都支持,而且认为这些岛礁离大陆这么远,应该有它自身的防御能力、部署必要的防御措施,这是大家普遍的看法。因为我们从来没有承认这些国家对南沙岛礁的非法占领,我们提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是在不放弃主权的基础上,而且是为了维护这个地区的和平稳定。
如果我们的领土主权、我们的海洋权益受到进一步的侵蚀,中国人民是不高兴的、不赞成的,而且是不放心的。所以,南沙岛礁扩建之后,我们可以更好地维护我们的利益,同时我们也增强了中国在这个地区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也增强了我们维护这个地区和平的能力,这是好事,所以我认为在这个问题上,在国内的看法、中国人的看法是非常一致的,这不叫军事化。不能说有防御能力就是军事化了,这个问题应该好好讨论,可以请学者坐下来商量讨论一下什么是军事化,这个线划在哪儿。在这些问题上,这么扣帽子不好,反而把很多问题都混淆了。如果美国真的关心这个地区的和平稳定,那就应该支持中国与周边国家谈判解决争议,而不是往相反的方向使劲,好像还有什么别的打算似的。
今年中国军费增长幅度在7%至8%之间
记者:最近美国军方的高级将领去美国国会作证,尤其提到中国的一些军事部署,包括刚才CBS同仁提到的在南海岛礁的军事部署等,他们以此为依据,向美国国会要求拨给美军更多的款项,以提升他们的武器装备。我想问一下傅莹女士,中国政府今年向人大提交的国防预算,也就是军费开支,能不能透露一下?与去年相比会产生什么样的变化?如果增幅大的话是什么原因?与最近热点的南海和朝鲜半岛的局势有多大的关系?
傅莹:我不知道刚才关于南沙问题对CBS的回应有没有在一定程度上说服你。我也觉得美国军方炒作的事情,可能与他们要求得到更多的军费是不是有一些关系。中国国防费预算的制定主要是考虑两个因素:一是中国国防建设的需要;二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情况和财政收入的情况。
我们整个预算的大盘子是明天提交给人大代表,我每年都解释,外媒在我的记者会上希望早点拿到军费预算的数据。但是我提前讲单项预算又有抢跑之嫌,但是我要不讲,你们是不是有点心塞,所以我还是给你一个大致的数。今年中国军费预算保持增长,但是增长的幅度比前几年要低,是在7%至8%之间。确切的数字,你明天就能看到了。
习近平主席在“9·3”阅兵时说,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忠实履行保卫祖国安全和人民和平生活的神圣职责,忠实执行维护世界和平的神圣使命。目前我们正在进行“军改”,即国防和军队改革,也都是为了更好地实现这样的目标。
全面“二孩”政策标志独生子女政策完成历史使命
记者:今年全面“二孩”政策已经全面落地了,我的问题是这一政策的推行是否意味着我们实行多年的独生子女政策对社会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同时,有些家庭已经执行了独生子女的政策,对他们而言,这项政策的调整是否是不公平的?我们注意到现在社会上有学者提出,我们国家已经进入到老龄化社会,在应对人口老龄化方面,想请问发言人,我们有什么样应对的举措?
傅莹:全面“二孩”政策是今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它标志着历时30年的独生子女政策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我还清楚地记得,在人大常委会审议完投票时,我们按下绿色的键。当时很多人都是感慨万千,因为这个政策一路走来,大家都是深有体会的。一方面,它确实缓解和抑制住中国人口爆炸式增长的势头。但是另一方面,对我们个人、对家庭来讲,也是一种付出,所以现在这个调整应该是非常及时和适当的。
当然,这个政策在中国的历史上会有很深刻的脚印,我记得刚开始实行独生子女政策时,国内有很多新闻报道说会不会出现“小皇帝”一代、自私自利,在座的是不是也有很多是独生子女?但是我们看到的是中国成长起一代有爱心、有责任感、非常充满活力的一代,是吃饱饭的一代。这一段历史阶段,对中国来讲有它独特的意义。
当然,一个政策实行了30年,要退出,它肯定要有一个过程,所以你刚才说到公平不公平,我们在法律的修订过程当中非常注意法律和政策的衔接,我们讲“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比如原来对失独家庭,国家的关心和帮助不会改变。对原政策独生子女老年人的奖励和扶助不取消,还是有一些保障措施的。
另外,我们确实需要对加快出现的老年社会趋势有一定的考虑和准备,人大常委会去年对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进行了执法检查,也发现不少问题。比如“空巢”、“失能”老人的照顾问题,比如跨省医疗、异地结算还面临一些困难,尤其是大量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都提上日程了。所以,在执法检查当中也提出许多重要的意见和建议。比如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储备。再比如能不能建立高龄补贴等。总之,社会总是在发展,我们的法律和政策都要跟上社会的需要。
税收法定原则的落实有了时间表、有了路线图
记者:去年全国人大会议上,税收法定是一个热门话题,但一年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在落实税收法定上好像没有什么动作。请问发言人这是出于什么考虑?另外,房产税、遗产税、环境税等社会高度关注的税种是否已经有了出台的时间表?
傅莹:落实税收法定的进展还是比较大的,首先已经法律化、规则化了。去年修改的立法法当中已经明确提出,所有税种的设立、税率的确定、税收征收管理等基本的内容都由法律规定,其次是已经把税收立法列入立法规划,比如环境保护税法、资源税法、增值税法、关税法等,都已经列入了立法规划,其中环境保护税法是列入了今年的立法计划,我们也希望能够顺利出台。
今年可能还有烟叶税法、船舶吨税法,也有可能能够提交人大常委会审议。所以,应该说,税收法定原则的落实有了时间表、有了路线图,但是工作量确实比较大,任务很重,这件事情与我们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关系密切,所以人大常委会的态度是要积极向前推进。
据新华网
新闻发布会现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