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日报讯(全媒体记者 许珂)霜降将至,全市467.05万亩油茶林陆续进入采摘高峰,沉甸甸的油茶果压弯枝头,农户们穿梭林间采收装运,将一枚枚“生态金果”收入囊中,山间地头涌动着丰收的喜悦与增收的希望。
10月20日,耒阳市东湖圩镇汤泉村的油茶基地里,连片油茶树郁郁葱葱,饱满的果实透着成熟的光泽。采摘工人三五成群,手挎编织袋在林间穿梭,指尖翻飞,饱满的油茶果便落入袋中,欢声笑语在丘陵间回荡。“动作轻些,别碰掉明年的花芽!”65岁的村民周桂英一边提醒身旁的年轻务工者,一边麻利地将果实丢进腰间的布袋。
“早些年油茶亩产才500斤左右,这两年搞了低产林改造,亩产差不多能突破1500斤,产量提高了两倍!”基地负责人踩着沾露的泥土走来,裤脚还沾着草屑。他指着连片的油茶林介绍,“自15年前发展油茶产业以来,村里推行‘公司+基地+农户’模式,通过土地入股、流转、务工等方式带动规模化种植,已完成200余亩新造林与200余亩低效林改造,让越来越多农户实现‘家门口就业、山头上增收’。”
作为衡阳绿色生态、强农富民的“当家产业”,油茶不仅让荒山变绿,更让百姓致富。截至2024年底,全市年产茶油11.3万吨,产业年综合产值307.23亿元,油茶林面积、茶油产量和产业年产值创历史新高,居全国地市州之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