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唐小霁
一、引言
在新时代,医疗卫生事业是国家发展重要基石。人才作为医学事业第一资源与创新生力军,意义重大,科研创新更是推动医学进步的不竭动力。由此可见,构建人才培养与科研创新双轮驱动机制,是高校附属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提升国家医学竞争力、保障人民健康的关键所在。
二、当前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教育与临床需求脱节:部分高校附属医院人才培养时,课程设置及实践教学与临床实际需求有差距,使毕业生难以满足临床工作要求。
(二)科研临床融合不深入:多数医院科研与临床融合不足,部分科研项目设计、实施未紧扣临床需求,导致科研成果难以有效转化。
(三)人才激励机制不健全:因缺乏有效激励,医务人员工作热情、创新精神未充分激发,影响工作效率,限制医疗技术与服务质量提升。
三、人才培养与科研创新双轮驱动机制的路径
(一)双轨并行,共筑育才兴医新篇章
一是深耕医学教育,革新教学、强化实践,完善导师选拔与考核,同时,将医德医风教育贯穿全程,引导正确观念与职业责任感。二是完善人才战略,依托附属医院,建立制度体系,优化学科考核,创新用人体制,强化“以才引才”,举办人才培训班、采用揭榜挂帅机制,同时拓宽引进渠道、优化培养方案,以此吸引并留住高水平人才。
(二)临床科研深度融合,共促医学创新发展
临床科研深度融合是医学创新发展重要驱动力,可设立专项科研基金、搭建科研平台,加强平台共享协作,优化资源配置,鼓励医务人员依临床需求开展科研工作。建立成果转化激励及对接机制,推动成果转化为临床应用,加强产学研合作,促进科研成果商业化、社会化应用。
(三)构建多元激励体系,激活人才内在动力
构建多元激励体系,打造多维度评价体系,从科研成果、人才培养、临床服务及医德医风等全面评估人才。完善荣誉体系及绩效工资制度,将科研创新、人才培养等纳入考核并给予奖励。同时强化人才引育,吸引人才并提供平台,助力员工提升能力素质。
(四)个性化职业规划,赋能医务人员成长
为医务人员定制个性化职业规划,依其特长等制定计划,助力找准位置。加强继续教育与职业培训,举办多样活动提升素养能力。关注心理健康与职业满意度,借心理辅导、满意度调查了解情况,营造良好发展环境,赋能成长。
四、人才培养与科研创新的双轮驱动效应
(一)人才引育支撑科研创新
1.高端人才集聚战略:医院实施引育并重策略,制定有竞争力引才政策吸引顶尖人才,深化内部培养机制,设专项基金、建跨学科平台,提升医务人员科研与创新能力。
2.优化人才梯队构建:构建合理人才结构,实施导师制度与团队建设规划,促经验传承与思维碰撞,打造年龄、专业优势互补的科研创新梯队,助力科研突破。
3.创新激励机制建设:健全科研评价与激励机制,给予物质、精神双重激励,倡导探索精神,营造良好科研氛围,推动科研长远发展。
(二)科研创新促进人才培养
1.科研成果融入教学: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让医务人员掌握前沿知识,培养创新、批判性思维能力。
2.实践平台建设:依托科研平台与项目,提供实践机会,助医务人员掌握科研方法技能,提高科研素养。
3.综合素质提升:通过科研创新活动,培养团队协作、科研诚信和社会责任感,提升综合素质,避免学术不端。
五、结语
高校附属医院于医学教育、科研及医疗服务中意义重大,其人才培养与科研创新机制关乎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构建双轮驱动机制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未来医院需不断优化体系、深化融合、完善机制,积极探索新模式,为卫生事业蓬勃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