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 尹利民)“各级各地区要迅速行动起来,全力备好‘第一战’,实现‘开门红’”。4月19日上午,衡阳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业务工作培训会为下一阶段文明创建工作擂响战鼓。
实地测评标准有什么新变化?资料申报任务有哪些新要求?培训会上,市文明办、国家统计局衡阳调查队相关人员就此进行了详细解读。会议还通报了2021年全国和全省文明城市测评结果及2022年第一季度衡阳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第三方测评结果,并表彰了2021年下半年和2021年度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考核获得红旗的城区和园区。
会议指出,2021年,我市在全国和全省文明城市测评中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但要清醒地看到,今年的测评标准更严,测评方式更活,要变压力为动力,突出问题导向,补齐短板不足,查漏补缺,全力以赴备好今年“第一战”。
会议要求,全市上下要迅速行动起来,精准发力,形成联创共建的强大合力。要一起向未来,去年的测评成绩既是肯定和鼓舞,更是压力和动力,要坚持稳打稳扎,乘胜追击,努力实现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创建必成、创建必胜”目标;要“二轮”齐驱动,一手抓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一手抓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按照时间节点,地毯式督查,做到齐头并进,创先争优;要“三战”开新局,打好主动战、攻坚战、持久战,开创文明创建工作新局面;要四两拨千斤,做好结合文章、特色文章和常态文章,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文明创建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衡阳群众”志愿服务工作,力求硬件不扣一分,软件一分不扣;要“五力”促决胜,以高度的主动力、执行力、凝聚力、协调力、创造力,扎实推进“五大行动”,开展“四大文明”建设,争创“六个之城”,确保实现“开门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