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文/图 通讯员 李桂 唐炳魁) 近日,市中医医院骨伤科又成功开展了一例“零切迹”颈前路减压椎间融合术。
该手术是脊柱外科一种微创手术,相比传统的颈椎前路手术,“零切迹”cage微创技术的术中应用,无需次全或全切除椎体,无需前路钛板固定,既缩短了手术时间,又减少了术后吞咽困难等并发症,减少了出血,创伤小、恢复快,尤其适用于脊髓型颈椎病。该手术的持续开展,已使许多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得以康复,标志着衡阳市中医医院脊柱外科技术水平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5月初,48岁的患者阳先生因“颈项痛并四肢乏力,麻木4月余”来到市中医医院骨伤科就诊。骨伤科门诊医师询问病史、仔细查体,结合影像学检查,初步诊断阳某为脊髓型颈椎病,建议其入院进一步检查。入住市中医医院二病区骨伤科后,通过详细体格检查,完善术前准备,排除手术禁忌,经科内会诊讨论,排除腰椎病变引起下肢症状可能,诊断阳先生为脊髓型颈椎病,建议其行微创手术治疗。为解除脊髓、神经根压迫及恢复生理曲度,在与阳先生及其家属充分沟通并告知风险后,决定行“零切迹”颈前路减压椎间融合术。
手术由骨伤科主任尹立刚主刀,副主任唐炳魁、主治医师李桂等参与。术中证实C5/6椎间盘中央型突出继发椎管狭窄。因此,尹立刚小心取出C5/6髓核组织,仔细切开颈椎后纵韧带,进一步清除残余髓核及钙化的骨赘,达到硬脊膜及神经根完全松解彻底减压。严密止血后,“零切迹”cage植骨融合内固定,恢复C5/6间隙高度及颈椎生理曲度。手术全程耗时约1小时,出血量少于5ml,非常成功。术后当天,患者自觉下肢轻松明显,症状明显减轻;术后第二天,患者颈托固定已能下床正常步行,术前的步态不稳及踩棉花感明显改善。
“颈椎手术属于骨科中风险大、难度高的手术之一,颈椎前路手术又涉及颈部重要的脏器、血管、神经等,给手术提出了不小的挑战。”尹立刚介绍,手术成功的关键包括手术方案的选择、术前的精准定位、术中准确解剖、手术关键技术的熟练掌握以及术后的密切监护,这些都需要主刀医师全面考虑。
近年来,市中医医院骨伤科在不断加强学科内涵建设与发展,积极倡导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坚持“能保守不手术,能简单不复杂”的原则,充分发挥中医正骨、筋伤优势的同时,选派科室中青年骨干医师外出进修学习,积极引进和丰富科室中、西医诊疗项目,进一步提升学科技术服务能力,已经能够熟练开展中医正骨、关节、脊柱、创伤、骨病等亚专科各种先进诊疗技术,为每一位前来就诊的患者提供个性化的专业诊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