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荣桓故居位于衡东县荣桓镇南湾村,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湖南省廉政文化教育基地、衡阳市廉政文化示范基地。景点有:罗荣桓元帅生平业绩陈列馆、罗荣桓元帅铜像纪念广场、浮雕墙、将帅影像陈列室、红色旅游书屋、八一林、缅帅园、诗词碑林等。
罗荣桓(1902—1963年)是久经考验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缔造者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奠基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党、国家和军队卓越领导人。毛泽东同志用十句话评价他的品格:无私利,不专断,抓大事,敢用人,提得起,看得破,算得到,做得完,撇得开,放得下。
一个电话
罗荣桓以身作则,办事、处理问题讲原则,不徇私情,不搞特殊。他热爱家乡,关爱亲友,但从不徇私情。
在1949年11月间,他专门打电话给刚刚到职的衡阳铁路局局长郭维城,说:“衡阳是我的家乡,会有很多人想通过你上北京来找我。你要做工作,劝他们不要到北京来,不能让他们免费坐火车。”
正如罗荣桓所料,不久,果然有一些人以罗荣桓亲戚的名义找郭维城,要求免费乘车进京,都被郭维城一一婉言拒绝。
一封家书
罗荣桓与颜月娥生育一女,名叫罗玉英,1926年10月在老家出生。1927年4月,罗荣桓离开家乡时,女儿玉英刚刚半岁,他是多么地舍不得离开她啊!可是为了革命,为了千千万万个像女儿这样可爱的孩子有更好的未来,他毅然地离开了女儿和亲人。
1949年11月,家乡解放后,罗荣桓得知自己离家时刚刚半岁的女儿罗玉英已长大成人并结婚生子的消息时十分高兴。是年底,罗玉英和她的丈夫陈卓给父亲写了一封信要求到北京来。从罗玉英的信里,罗荣桓看出女儿受了一些旧思想的影响,认为爸爸当了大官,自己可以进北京享福了。罗荣桓觉察到女儿这种思想后,立即写信教育女儿:“你爸爸二十余年来是在为人民服务,已成终身职业,而不会如你想的是在做官,更没有财可发。你爸爸的生活,除享受国家规定的待遇外,一无所有。你弟妹们的上学是由国家直接供给,不要我负担。因此,陈卓等来此,也只能帮其进入学校,不能对我有其它依靠。”
一份遗嘱
1963年12月16日,罗荣桓因病去世。罗荣桓弥留之际,看着床前的妻子和孩子们,嘱咐说:“我死以后,分给我的房子不要再住了,搬到一般的房子去,不要特殊。”他又慈祥地一个一个地看看自己的孩子,嘱咐说:“我一生选择了革命的道路,这一步是走对了,你们要记住这一点。我没有遗产留给你们,没有什么可以分给你们的。爸爸就留给你们一句话,坚信共产主义这一伟大真理,永远跟党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