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面六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0年07月16日 星期四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家校携手 为未成年人营造“心灵绿洲”
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播撒阳光雨露
  ■文/图  金  灿  邓清华  袁  敏

  节假日,市图书城人头攒动,大多数是带孩子来看书、买书的家长。据悉,“家校共读”活动是我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心育护花行动”中最重要的一环。

  市图书城门店负责人介绍,“以前来图书城的读者以中老年人居多,现在各年龄阶段都有。我市倡导‘家校共读’之后,来图书城的家长和学生明显越来越多。为了方便家长们为孩子选择书目,我们还在显著位置摆放由我市语文教研员、部分中小学校长、语文名师共同推出的《推荐书目》,家长和孩子们都非常喜欢。”

  笔者日前从市教育局了解到,《衡阳市齐抓共管青少年教育工作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强家长学校建设的实施方案》已经出台。根据方案,我市进一步夯实家长学校基础建设,助推家庭教育由私人领域向公共领域过渡,形成 “政府主导、教育主管、部门协作、学校组织、家长参与、社会支持”的家庭教育工作格局,构建“三位一体”协同育人网络。

  强阵地、抓队伍,让关爱更聚焦

  未成年人的成长需要阵地,除了一直以来强化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社会实践教育基地的搭建、优化之外,从2019年开始,市教育局把心理健康阵地的建设摆在首位,成立了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和理事会、市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设立了1个全市未成年人阳光辅导站和7个区级心理辅导站。在市教育局的帮扶和督查之下,全市中小学心理咨询室、辅导室覆盖率达到100%。同时,引领学校创建心理健康特色校,目前全市教育系统创建心理健康特色校国家级1所、省级9所、市级20余所。一系列的举措为呵护未成年人成长提供了强大的阵地保障。

  如果说学校和社会是鲜花成长的阳光和雨露,那么家庭就是花朵们成长的土壤。贫瘠的土壤难以培育出健康的花苗,学校教育不能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要打造关爱未成年人的“护花”阵地,家庭教育这个阵地更需要守护。

  2020年,“家庭教育”阵地建设是市教育局“心育护花行动”中最重要的一环,教育局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家长学校建设的实施方案》,提出家长学校“六有”建设标准,即有负责人和教师、有场地设备、有大纲教材、有实践活动、有活动经费、有成效评估,并定期检查落实,各校“家长学校”建设率达到100%,进一步推动了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学校建设规范化,标准化。

  同时,通过聘请专家认真研究,出台并颁布了《衡阳市中小学幼儿园和中职学校家长学校教学基本内容》,明确了不同年龄阶段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的指导内容及要求,让家长学校家长培训工作有的放矢,更有方向和目标。

  市教育局一手抓阵地建设,一手抓队伍建设。为了确保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科学性和实效性,今年市教育局强化三支队伍,构建和培育了基于本地的多层级、立体化、全覆盖的引领队伍。一是在学校系统建立起以校长、分管校长、德育主任、班主任、团委书记、品德和心理健康老师为主体的德育骨干队伍。强化心理健康队伍,通过招考和人才引进补充心理健康专职教师137名,增加大量兼职教师和志愿者;深入开展心理健康学科竞赛,加强心理健康培训的辐射面,不仅对心理健康教师进行培训,还对全市中小学校长、学生处主任、班主任开展培训。二是家校联手,在各中小学建立起由班级家长委员会、年级家长委员会、校级家长委员会组成的三级家长委员会队伍,通过家长委员会章程,明确家长委员会的职责权利和义务,扩大家长对教育的知情权、选择权、监督权、评议权和参与决策权、管理权,有力地推动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结合。三是建立了一支社区辅导员队伍。向校外聘请“法制副校长”“红领巾辅导员”“社区辅导员”等吸纳有专业知识、技术特长的行业精英加入育人队伍,有医生、军人、法官、警察、律师、艺术家……共同开发家长学校课程、德育课程。

  学校、家庭、社区三个阵地、三支队伍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播撒了阳光雨露,丰腴了土壤,提供了强大支持和保障。

  聘专家、设讲堂,让引领更专业

  教育需要阵地,更需要方向。2020年市教育局聘专家、设讲堂,让对未成年人的关爱和引领更专业。随着“家庭教育指导中心”成立,我市启动了家庭教育大讲堂公益巡讲活动,“345家庭教育服务体系”覆盖面越来越广,邀请8名全国知名专家来衡讲座19场,分学前、小学、初中、高中四个学段,从儿童发展、教养策略、家校共育,家委会或家长学校建设等方面结合各区和学校的需求安排适宜的家庭教育宣讲内容,培训家庭教育指导师1000余人。这些家庭教育培训师深入学校、深入社区,开启了家庭教育团巡讲的燎原之势。

  同时,为了更好地满足家长需求,营造家校社共育氛围,自2020年4月起,市教育局开展了线上和线下结合的家庭教育模式。积极推动全市线上“智慧父母”家长大课堂入校园活动,落实进每一所中小学学校,组织“百万家庭进学堂”。下一步学校广泛开展家长学校的培训、考核、评价机制,通过争做“好爸爸、好妈妈、好家长”等丰富多彩的评选活动,强化培训效果。

  另一方面,除了“专家讲师团”忙碌的身影之外,还有一支“讲师团”也悄悄在校园里穿梭。那就是由各班级、年级的优秀学生、优秀毕业生的家长们和行业精英的家长们组成的“家长讲师团”,他们有的是医生,讲述驰援武汉的故事;有的是警察,告诉孩子们爱国是我们终身的必修课……他们现身说法,结合自身体验,或说说育人心路,或谈谈行业心得,不仅丰富了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的工作,也丰富了一所所校园的校园文化氛围。

  著名的教育家苏赫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样一个极其细微的任务。”专家讲师团的巡讲,线上“家长大课堂”推动活动的深入,家长讲师团的加盟,让家庭、社区和学校走得更近。

  倡阅读,入家校,让亲子共成长

  “父母的书架决定孩子的未来”“最好的学区房是家中的书房”,已经成为许多家庭和学校的共识。2020年,作为家长学校建设的新举措和重要内容——“家校共读”主题阅读活动在全市全面铺开。

  市教育局联合新华书店,精心策划,先是组织了语文教研员、部分学校校长、一线语文教师进行评审,形成全市中小学《家校共读主题阅读活动推荐书目》为活动提供指引。然后通过教师的引领阅读、家长的示范阅读、学生的自主阅读、幼儿的早期阅读实行人员大范围全覆盖,扩大活动参与群体;为确保阅读活动的生命力,倡导各校建立了以校长为领航人、主管教学副校长为阅读指导员、语文教师为阅读推广员、各班设立阅读委员的阅读推广体系,保障日常阅读活动的有效开展。最后通过“书香校园”“书香校长”“书香少年”“书香教师”“书香家庭”的评选,促进各校活动开展。

  7月4日,笔者走访了一所学校,该校举行了家校共读颁奖典礼,颁发了“优秀笔记奖”“美丽家庭奖”“书香班级奖”等奖项,参评作品形式多样,有读书感悟、读书笔记,还有音频视频、PPT、美篇等。一位家长感慨:“‘家校共读’活动不仅让孩子们从经典中感情得以升华,更让我们家长走进了孩子们的心灵。”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家校携手 为未成年人营造“心灵绿洲”
浅谈招生方式改革后 民办学校的发展前景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帮扶是否有实效?
简 讯
衡阳日报版面六A06家校携手 为未成年人营造“心灵绿洲” 2020-07-16 2 2020年07月16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