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面一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经过4年实践,生态渠对农田生态改善修复成效明显
~~~经过4年实践,生态渠对农田生态改善修复成效明显
~~~经过4年实践,生态渠对农田生态改善修复成效明显
~~~经过4年实践,生态渠对农田生态改善修复成效明显
~~~经过4年实践,生态渠对农田生态改善修复成效明显
~~~经过4年实践,生态渠对农田生态改善修复成效明显
2018年12月12日 星期三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市在全省率先推广新型生态渠
经过4年实践,生态渠对农田生态改善修复成效明显
生态渠底部不封闭,两侧用生态砖做护坡
为蛇类爬行动物设置的逃生通道
(详尽文图请扫二维码)
  本报讯 (文/图  记者 王靖)从2014年开始,我市在全省率先推广新型生态渠,经过4年实践检验,明显改善修复了周边农田的生态环境。12月11日,记者自市农开办了解到,我市采用“下不封底,两侧用可渗透材料固定”的生态渠总长度已达6.5万余米,灌溉面积8万余亩,吸引全国不少地市同行前来学习考察。

  在农村,排水灌溉渠多为三面封闭的U型水泥渠,这种在农业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传统渠道,由于“注重灌溉排涝而忽略生态功能”,对农田生态造成了破坏。

  市农开办副主任刘旭告诉记者,水泥渠道灌溉结束后,渠底会迅速干涸,由于渠道两侧陡峭光滑,误入渠内的鱼、虾、蛇、蛙等水生动物很难逃生。另外,水泥主渠一般宽4米、深2米,在农田中横亘数公里,如同一条“生态隔离带”,田间两栖动物很难穿越,迁徙和繁殖均受到很大影响。

  蛇、蛙等动物数量减少,老鼠及各类害虫也就随之增多。为了让农作物正常生长,农民对农药的使用量也会相应增加,这样一来,导致土壤污染加重。

  为了修复受破坏的生态环境,与农业打交道多年的刘旭和他的团队设计了生态渠,并从2014年开始,在常宁、祁东、耒阳等地高标准农田中推广应用。

  记者在祁东县砖塘镇红日村看到,生态渠与水泥渠有本质区别:渠道不再用水泥三面封闭,渠道底部是泥土,两侧用可渗透材料(生态砖或干砌石块)做护坡,排灌两用,自由调控;渠道内壁有两栖动物逃生通道,便于它们迁徙、逃生或繁殖;渠道底部有拦水坎,即使渠道退水,拦水坎内也会形成积水,如同一块块小湿地,动植物们可在里面生存繁殖。

  “渠道里很难觅其踪影的鱼、虾、蛇、蛙等动物大量出现了,尤其是夏天的夜晚,生物通道常看见青蛙和蛇等动物。”祁东县砖塘镇红日村村民邓高洁明显感受到生态渠带来的变化,“田里的老鼠和害虫少了很多。”

  祁东县砖塘镇镇长陈志强告诉记者,由于青蛙数量大增,田里稻子的纹枯病明显减少,“现在基本无需打农药预防纹枯病了。”农药用量的减少,缓解了土壤污染,砖塘镇农田走上了自然修复的良性循环之路。

  刘旭介绍,生态渠在全市所有县(市)都已铺开,明年总长度预计达18万余米。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习近平谈“一带一路”》出版发行
坚决守住生态环境底线 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
我市在全省率先推广新型生态渠
以严的精神实的作风 推进项目高质量开工
生态修复是惠及民生的大事
生态环保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衡阳日报版面一A01我市在全省率先推广新型生态渠 2018-12-12 2 2018年12月12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