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于高压线上的创新能手
■本报记者 许珂
技术检索:
研制开发的《移动式旁路开关应用》QC课题获中华全国总工会等颁发的全国质量信得过班组奖;10 k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新方法研究及新工具获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0 kV多用收线板获湖南省电力公司QC成果一等奖;多直线杆组合式绝缘横担获国家电网公司职工技术创新优秀成果一等奖;10 kV针式瓷瓶专用工具获湖南省电力公司QC成果二等奖,并获得专利;配网不停电作业技术及工器具获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配电带电作业方法及装备获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0 kV带负荷更换跌落保险专用工具获湖南省电力公司2017年运检类职工技术创新二等奖,并获得专利;农配网不停电作业关键技术装备获湖南省电力公司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有的像螺旋弹簧,有的像健身杠杆,有的像剪刀,有的像扁担……在国网衡阳检修公司配电带电作业班里,最显眼的莫过于展示架上那一套套工(器)具。
“它们的形状看起来简单,但却是电力检修工人的好‘帮手’。”工具的“主人”谭鹏飞,是国网衡阳检修公司配电带电作业班技术员兼班组QC创新的责任人。他告诉记者,在实践操作中,他发现以前的一些工具已经不适用现在的工作需要。为了让同事们用起来更方便、更安全、更快速,从2002年,他就开始琢磨着将工具进行改造升级。
10 kV绝缘杆是谭鹏飞研发出来的一款新型工具。
“在10 kV配网线路检修工作中,因绝缘斗臂车无法到达作业现场,受作业现场周边环境、地形地势的影响,无法开展带电作业处理。”谭鹏飞告诉记者,为解决这一瓶颈, 2013年,他带领QC小组在配网线路上开始探索研究绝缘杆作业法带电跟换和检修设备这一项目。
然而,实践操作过程却是困难重重,光对10 kV绝缘杆作业法带电作业的实验就做了18次,每次都要花费90分钟左右的时间。
“只要一次实验不合格、一组数据不对,这个工具的研发就是失败的。”就这样,经过反复测试,三年后,适应于各种导线的新型绝缘杆工具终于研发成功。
与此同时,谭鹏飞和他的团队在雁峰区10 kV岳西线#040号杆上,成功开展了湖南省首次带电更换柱上变压器的施工作业。
此次带电更换柱上变压器作业,在高、低压线路不停电的前提下,将原315千伏安变压器上的负荷转移到移动箱式变压器车上,原变压器退出运行后更换为新的400千伏安变压器,避免了市第十六中学、粮运七队家属区等多个重要客户停电,让上万户居民减少停电时间5个小时,多供电量21480千瓦时。
“带电更换变压器是综合不停电作业项目中的第四类,为难度系数最高的一类,也是最高级别类的带电作业项目。”谭鹏飞告诉记者,此次创新不仅标志着衡阳电网带电作业技术水平再上新台阶,还有效促进了整个湘南地区的配网不停电作业水平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