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面二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8年05月01日 星期二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八年躬耕”成就“铝铁盐专家”
何青峰在实验室做产品应用试验
  何青峰:

  “八年躬耕”成就“铝铁盐专家”

  ■本报记者 许珂  通讯员 唐兰荣

  技术检索:

  自主研发的“年产20万吨铝盐产品节能减排提质增效产业化”项目获得市科学技术进步奖、湖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万吨/年铝盐系列产品节能减排工艺技术获得中国化工学会科技进步奖和技术创新奖;获得“一种生产钾明矾的新方法”等三项发明专利和“加强型可拆卸式明矾结晶桶”五项实用新型专利。

  在铝铁盐行业,“何青峰”这个名字几乎人人熟知。因为,就是他,将衡阳建衡实业有限公司的产品从死亡边缘救了过来。

  建衡实业是一家从事铝盐系列产品生产的老厂。2010年,22岁的何青峰进入建衡实业公司从事技术工作。他发现,传统铝盐产品有着生产能耗高、效率低、污染重、劳动力强度大等“缺陷”,便萌生了“采用自创专利技术,进行工艺转型升级、自动化改造设计”的构想。

  说干就干。何青峰迅速组建起技术团队,开展铝铁盐系列新品种的开发生产、节能降耗新技术的研发、新材料的替代使用和铝铁盐产品复配的应用等工作。经过不断改进,其自主研发的“年产20万吨铝盐产品节能减排提质增效产业化”、20万吨/年铝盐系列产品节能减排工艺技术,使建衡实业的硫酸铝、明矾、聚氯化铝三大主导产品生产线的技术水平、自动化程度和产品性能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实现减少铝土矿用量5万吨/年、减少废渣排放5万吨/年,节约用煤15000吨/年,节能效果显著,为铝盐行业转型升级起到标杆示范作用。

  然而,在啃下“20万吨/年铝盐系列产品节能减排工艺技术”这块硬骨头之后,何青峰有了更为远大的目标:致力推进铝铁盐行业科技进步。

  于是,何青峰借助公司平台,组织技术力量,开展大量的基础实验,并与行业专家探讨采用国际先进标准的可行性,多次奔赴各地进行实地考察交流,为国标的制定提供了不少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他主持制定的《水处理剂 聚氯化铝》等三项国家标准和《水处理剂 聚氯化铁》等两项行业标准已颁布实施。

  经过8年的努力,何青峰现已入选全国铝盐铁盐专家组专家,完成了从技术员到技术专家的“蜕变”。目前,他正在牵头起草制定两项新行业标准《水处理剂 聚氯化铝铁》《工业结晶氯化铝》和一项国家标准《无机化工产品中汞的测定 原子荧光光谱法》。何青峰告诉记者, “去年,开发2个新产品,企业实现销售2.1亿元,上交税金1150万元。今年力争销售超过3亿元,上交税金1500万元。”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他们身怀绝技,助力衡阳创新
“衡钢现象”背后的“第一助推手”
“八年躬耕”成就“铝铁盐专家”
油菜品种区域实验的“追梦人”
行走于高压线上的创新能手
衡阳日报版面二A02“八年躬耕”成就“铝铁盐专家” 2018-05-01 2 2018年05月0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