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委员何秀峰建议:
发展“互联网+”服务业,打造衡阳经济升级版
■本报记者 许 珂
近年来,我市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顺利完成,红星美凯龙、中建衡阳中心等城市综合体形成消费新热点,万达、碧桂园等知名企业纷纷抢滩登陆,华耀城、衡缘物流中心等物流枢纽项目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但也要看到,在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发展服务业方面,我市还存在一些短板,如重视程度不够、专业人才不多、配套设施不足、行业监管不力等问题。
何秀峰建议,建立全市统一的智慧衡阳公共服务平台,聚焦旅游、教育、医疗、养老等新兴消费领域,重点在以下领域与互联网结合,推动“互联网+”发展。一是加快发展“互联网+”旅游业,比如与旅行社合作在网上销售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产品。加快发展“互联网+养老业”。可以利用南岳衡山生态氧吧的优势,开发夏季候鸟式养老、中医治疗、养生交流等养老产品在网上销售。二是加快发展“互联网+”医疗。推进优质医疗资源和公共卫生服务共享,完善居民健康档案资源库和电子病历资源库。如附一、附二等公立医院可以实现医疗与互联网线上线下的结合,开通网上挂号、分诊、候诊、缴费、取报告等功能,既方便患者,又节省等待时间,提高医院竞争力。三是加快发展“互联网+”食品销售。比如通过互联网销售衡阳传统食品,如酥薄月、湖之酒、云雾茶等,让食品销售搭上“互联网+”的“顺风车”。四是加快发展“互联网+”教育。通过互联网让更多的年轻人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比如可以进行南华大学网上课堂教学,同时具备一定程度的互动功能,增强老师日常教学效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