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向吟吟
耒阳二中英语教师何红,已在教坛辛勤耕耘25载。她脚踏实地将一颗执着之心献给了挚爱的教育事业,用汗水播种希望,留下了一串串坚实的脚印。
1992年,何红走上工作岗位,在耒阳三架中心完小当了一名乡村教师。作为一名教师,她始终以“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为己任,把成为学习型的教师作为孜孜追求的目标。她深知“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有一桶水”的道理,1994年她考入长沙教育学院英语系脱产学习,1996年毕业并取得大专学历,1998年考入湖南师范大学英语系,继续通过脱产学习,2000年毕业并取得本科学历。由于教学成绩突出,2005年,她被调入耒阳二中从事英语教学。
来到新的工作岗位,她给自己定下更高的学习目标。她不断增强业务素养,深入钻研教材,坚持系统性、启发性、研究性的教学方法。课堂上,她始终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把学生的“学”放在教学的核心位置上,同时特别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合作能力和英语实际运用能力。课后,她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集体辅导和个人辅导,为他们精心设计有层次、有坡度的练习作业,帮他们查漏补缺。她带的班级和学生年年学科考试位居耒阳市前列。
她不仅在教学实践中坚持创新,探索新的教学模式,还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和教学比武,多次在全国中小学英语教师教学智能大赛和省级、市级说课教课比赛中获奖。2014年她参与的课题《高中英语教师话语量与高效课堂的研究》获衡阳市第九届基础教育优秀教研教改成果三等奖,该课题并在2016年被评为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资助课题良好等级;2016年她参与的课题《初中、高中英语教学相衔接的研究》获湖南省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科研课题成果二等奖。
除了正常的课堂教学和教学研究,她还有一项重要的任务是辅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英语竞赛,她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寒暑假,牺牲休息时间为学生专业辅导,多次指导学生在全国中学生新课程英语语言能力竞赛中获得一等奖。
25年来,何红一边教学、一边思考,一边工作、一边总结,一直坚持撰写教育教学的经验论文。先后在《现代教育论丛》《新课程研究》等各级各类的教育教学报刊上发表《谈高中英语自主阅读习惯的养成教育》《教研教改谁最有发言权》《新课标下初中与高中英语教学衔接》《浅谈“成就感”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等十余篇教育教学论文,并在学科论文大赛中获奖。
她不仅是一名出色的英语教师,还是一名优秀的班主任。注重培养学生“全人”的发展,以培养学生全面健康成长为终身追求目标,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健全的人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她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看待,凭着女性特有的细腻,揣摩学生心理,坚持人性化管理班级。同时,以积极向上、阳光的生活态度影响学生,努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快乐学习、健康成长,成为学生与家长的知心朋友。
2011届高三380班学生王京以前在班上成绩长期靠后,她经过细心观察,发现王京做事尽职尽责、有集体荣誉感,运动会参加长跑,再累也会坚持下来。她便经常关心、鼓励王京说:“永远不要丢掉自己的好人品,你以后一定会有出息的。”在老师的鼓励下,王京一天天进步,2011年考上了一所本科院校。
总结自己十余年的带班经验,她说:“每一个学生都是可塑之才、希望之星,我不会让一个学生掉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