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见:通过立法形式促进全民阅读,为建设书香社会保驾护航,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为了切实维护法律权威、确保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得到保障,这样的督导检查,不仅能有效提升服务效能,也可视作一次大范围的图书馆专业知识的科普。
2.近日,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人民法院在宣判4名涉嫌强奸、猥亵未成年人的被告人之后,还将通过司法机关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渠道公开4人姓名、身份证号、照片等信息,并对他们设置行业禁入。(据《人民日报》)
浅见:如此作为,确实可以对性侵者起到震慑作用,也可以让社会(尤其是未成年人家长)更加积极地做好防范。但必须慎之又慎,必须有明确的法律法规授权,尤其要注意保护被害人信息,必须要切实保障他们不受到“二次伤害”。
3.近日,有报道说,奶粉注册制新政将在明年1月1日正式实行,贴牌、代加工和假洋品牌将全部被清出市场。一些评论由此欢呼:新政带来的行业洗牌,可能会是国产奶粉“逆袭”洋奶粉的好时机。(据《经济日报》)
浅见:注册制新政实行,确实有望优化奶粉市场秩序,实现优胜劣汰,从而进一步规范我国奶粉行业。我们期待高品质的国产奶企能借此政策东风,自强不息,让国字号奶粉迎来真正的“春天”。
4.12月19日,《咬文嚼字》杂志社公布了2017年度十大语文差错。这十大差错都跟本年度各类文化、时政事件和日常生活有关。有一些是冷知识,比如老舍的舍到底念第几声;有一些是日常生活经常会误用的词,比如“领衔主演”,“非营利”误为“非盈利”,“城乡接合部”误为“城乡结合部”,“一诺千金”误为“一言九鼎”等。(据《法制晚报》)
浅见:尽管2017年马上就要“翻篇”了,类似的语文差错的总结和反思,却可以及时地“拨乱反正”,净化语言环境,影响久久。我们要感谢《咬文嚼字》十二年来对语文良知的坚守,也提醒着我们,这是每一位国人的责任所在。
(本栏点评:魏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