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颗宽厚待人的善心,凝聚成一种好人精神,传递着一股强大的道德,厚植着我们这座城市的文明底色。
连日来,在衡挂职的新疆鄯善干部卢燕寻找一位曾帮助过她的衡阳大哥一事,引发热议。事情是这样:今年9月23日,这位大哥骑着电动车经过市委大院北门时,竟被刚到衡阳,且人生地不熟的卢燕当成“摩的司机”,之后便载着她一路穿城办事。临了,大哥只是说了句,“我不是摩的师傅”,未收分文便离开了。现如今,即将结束在衡工作的卢燕很希望能找到这位好心大哥,真心地向他说声谢谢。
何谓“好人”?即“有善心、宽厚待人之人”。被称为“好人”,应该是人们对一个人道德素养极大的褒奖。相信在卢燕心里,这位热心的“衡阳大哥”就是好人一位。和这位热心大哥一样,不少“衡阳好人”其实就在我们身边,他们的背后都有着不同的感动人心的故事,或许已广为人知,或许还只是“润物细无声”。但这些故事都折射出一颗颗宽厚待人的善心,凝聚成一种好人精神,传递着一股强大的道德,厚植着我们这座城市的文明底色。
城市的核心是人,衡量一个城市的文明水平,不仅看外在“颜值”,更看内在“气质”。文明城市创建在路上,培育城市文明的涵养,也要久久为功。因此,我们要推崇“好人”、呼唤美德,通过凡人善举带来的真实感动,在见贤思齐中深刻领悟“好人”向善向上的情愫,形成一种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的文明自觉,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在一言一行中、在举手投足间展现出来,让“做好人”成为更加坚实的社会共识。可以说,“做好人”之人越来越多,衡阳的文明创建之路才会越来越有底气。
为了让“好人典型”持续发力,我市“好人线索”推荐培训班也于近日开班。不仅要求各县(市)区、市直单位要高度重视,广泛动员,并还将好人推荐评议工作,列入文明单位考核的重要内容。这是实实在在为“推荐好人、争当好人”办实事、撑腰杆,这样的举措,不仅会进一步提升了市民文明素质、引导了社会向善之心,也会更加激活文明创建的一池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