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耒阳民政工作纪实
■统筹/谭才余 李爱成 文/图 本报记者 周琪 通讯员 袁义生 黄纬波 吴文婷
耒阳市委书记罗琼,市委副书记、市长李向阳,市委副书记邱小兵等市领导走访慰问驻耒部队官兵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盼,我有所为。
党的十八大以来,耒阳民政不辱使命,牢记“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民政宗旨,念好“保住基本,兜住底线”八字经,把“民生决定目的”作为“底线之底”,积极回应困有所帮、老有所养、少有所爱、残有所依、灾有所救等民众关切,不断夯实着“幸福耒阳”的基础,绘就了一幅“幸福民生”的新画卷。
“
新常态,兜住底线保基本
关键词:“一乡一院” “两线合一”
幸福是什么,孤寡老人说:“幸福,就是不用担心后半生……”
为了让无儿无女的五保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耒阳整合各项资源,大力推进全市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并投入大量资金,建成并投入使用一大批敬老院、幸福院、日间照料中心等老年服务机构。近五年来,该市累计新(改、扩)建农村敬老院17所,建成老年活动中心26个,建成农村幸福院71个,累计新增养老床位1435张,在此基础上,不断推进养老服务示范点和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建设,已建成村级养老服务场所146所、农村敬老院34所,2015年又启动了城区中心敬老院项目工程建设,并初步达成了“共建民营”合作意向,全市基本形成了“一乡一院”,并以敬老院集中供养为主、农村幸福院、日间照料中心为辅的养老服务体系,较好地解决了“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养”的问题。对五保对象在县、乡两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基本医疗费用实行全额减免;全市敬老院在五保对象临终时,加强临终关怀,及时联系监护人。对五保对象死亡的,全额减免火葬费用,并按一年的五保供养金的标准下拨丧葬费。多种切实有效的措施,有效解决了五保对象“衣、食、住、医、葬”的问题,初步实现了基本养老服务补贴全覆盖。五年来,该市为年满90-99岁高龄老人累计发放高龄生活补贴732.9万元、百岁老人津贴42.06万元、基本养老服务补贴137.6万元。
“‘幸福民政’就是要做好事、管好人,提高困难群众的幸福指数。”耒阳市民政局局长尹坤庚深情地说。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耒阳低保标准大幅提高的五年。截至目前,该市农村低保标准达到了每人260元/月,实现了农村低保标准与扶贫标准“两线合一”。今年1-6月,全市共保障城市低保对象51477人次,发放资金1541.1万元,人均补差299.4元/月;共保障农村低保对象61490户132488人次,发放资金2223.4万元,人均补差167.8元/月;1-2季度,共保障特困人员12324人次,发放供养金1169.2万元。
耒阳市双拥街为拥政爱民增光添彩
耒阳市民政局干部深入贫困群众家中慰问
新发展,普惠共享暖民心
关键词:一元民生保险 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体系
近年来,耒阳市持续开展“关爱未来·放飞梦想”福利慈善公益助学活动,让众多贫困学子圆了大学梦
耒阳市民政局积极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活动
今年5月18日,一个炸雷点燃了磨形乡村民阳爱生家堆放在房屋后面的柴火,大火瞬间将他家三间土木结构的房屋全部烧毁。阳爱生正在为以后的日子发愁时,村里将他的情况向上级反应,6月21日,耒阳市民政局和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来到他家,现场勘测后,核实他家房屋及财产损失价值1.5万元,并当场办理了保险理赔手续。“真是万万想不到啊,这些事政府都管。”拿着理赔款,阳爱生很是感慨。
为进一步完善民生风险保障体系,有效降低群众因意外遭受的财产损失。2016年12月29日,耒阳市人民政府委托耒阳市民政局作为投保人,与人保财险耒阳支公司正式签订“一元民生保险”的普惠投保合同,市财政全额出资143万元为全市143万人购买了这个保单,从2017年1月1日正式生效,为全市人民撑起了一把保护伞。这种“政府出资,保险赔付,个体受益”的全新救助模式,在维护社会稳定方面起到了四两拔千金的杠杆作用,使全市人民的权利得到了有效保障,实现了政府、个人和保险公司的三赢,是社会治理思路的调整,以及对转变政府职能的有效探索。
十八大以来,耒阳民政局一系列的普惠政策为广大市民筑牢了一道密实的安全保障网。自2009年以来,每年投入150万元,为全市农村所有住房购了保险,半倒户可获得5000元补偿,全倒户可获得1万元补偿;自2016年以来,投入20余万元,按每人每年30元的标准,为全市符合条件的农村五保对象和城市“三无”人员购买了意外伤害保险,最高赔付额达2万元;2017年,又投入30多万元帮助重病、重残的低保户购买了补充医疗保险,最高获得2万元的救助。自2016年以来,全市连续广泛地开展“关爱未来·放飞梦想”福彩慈善公益助学活动,已帮助200余名贫困应届高中毕业生圆了大学梦。全面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和保护活动,积极构建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四位一体”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体系,不断完善硬件设施建设,大力兴办“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之家”,全市12万余名留守儿童阳光、快乐成长;全面开展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行动,向1.5万余名享受残疾人“两项补贴”人员发放了补助,为200余名贫困家庭肢残人员申请了免费安装假肢。
新观念,军民融合向前进
关键词:“一站式”报销 “全国双拥模范城”
驻耒部队官兵视驻地为第二故乡,积极开展拥政爱民活动
“快来人啊,有人落水了!”今年6月13日18时48分,一声凄厉的呼喊声在耒阳市灶市街街道花石村偏僻的山林响起。当天下午,花石村六组谢家村的谢阳洋等3名留守儿童躲过奶奶的看管,来到村子附近的水塘嬉戏、游泳不幸溺水。闻讯后,驻耒武警8732部队官兵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抢救溺水小孩,并向耒阳市双拥办寻求帮助,联系医院和急救事宜。军地双方紧密联手和配合,成功将溺水留守儿童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
耒阳是华南地区的军事重镇,还是一个具有光荣传统的革命老区和优抚大市,是一个驻军部队多、现役军人多、优抚对象多的典型“三多”市。为了做好拥军优属工作,耒阳优先投入,舍得花“大本钱”。为支持驻军建设,近几年来,市财政先后投资1500多万元、无偿划拨土地34亩,支持部队修建营房,架设水电线路,修筑“拥军路”。自2013年以来,该市先后优先安排328名部队随军家属就业,优先安排部队官兵子女400多人入学,赢得驻地部队官兵广泛赞誉。
“民政局是现役军人和退役军人的娘家,他们就是自己的亲人,亲人的事,就是自己的事。”耒阳市退役士兵安置办公室工作人员坚定地说。今年8月2日,从西藏军区某部退役的三期转业士官小梁高兴地接到了分配到耒阳市国土资源局的通知。据民政局退伍安置办负责人介绍,近5年来,全市服役12年以上的三期、四期转业士官等“四类”重点安置对象,全部优先安排全额财政事业编制,安置上岗率100%。同时,该市先后为近2000名自主就业退役士兵提供免费短期技能培训并推荐就业。为了把政策落到实处,让现役军人安心服役,该市先后出台了多项政策规定,解除了现役军人的后顾之忧。与此同时,耒阳落实优抚政策不打折扣,对抚恤补助对象和义务兵优待金及时按标准足额发放到位,想方设法解决优抚对象的生活、住房、就医等困难,严格按政策为所有的重点优抚对象按标准代缴参保、参合金;对因病住院的重点优抚对象按比例予以“一站式”报销。全市一至六级残疾军人医疗费实报实销。每两年一次组织全市涉核退役人员进行身体健康检查。深入开展走访慰问活动,今年以来,为重点优抚对象发放走访慰问及临时救助金196万余元。
军政军民鱼水情深,一家事情两家办、一副担子两户挑已成为耒阳市党政军民的自觉行动,该市以新观念为指引,不断创新双拥新机制、新形式,军民融合紧密无间,在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伟大征途中,全市广大军民发挥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优良传统,团结一致、勠力同心,汇聚起奋勇向前的磅礴力量,连续4届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城”,5届被评为“湖南省双拥模范城”。
东风吹来满眼春,潮起正是扬帆时。党的十八大以来,耒阳民政以民生为重,厚积薄发,聚力前行,全面深化各项改革,建立和完善体制机制,保障和改善基本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服务国防和军队建设,提供和强化社会服务,绘就了一幅民生幸福的“线路图”、为民办实事的“实事图”、为群众谋利益的“幸福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