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面七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4年02月07日 星期三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悄悄冬夜闲

  ■谢冬梅

  城市的夜空无法用“漆黑”来描述,只是灯光映衬下朦胧的黑,像刚刚离去的背影,还没有融入远方,若即若离;像无边无际的梦,有迷离的色彩,如纱如幔。

  台灯下,薰衣草味道的烟雾从铜炉里袅袅升起,丝绸一样柔软,绵延不断。若没有风,袅袅烟雾就像是悬挂在台灯下,没有升起,也没有消散,固定成刹那间的永恒。然而,它的香,道出它并非固定的形,每一间房屋里都能闻到它的味。有升起,方有消散;有消散,方有升起。世代绵延,大概就是这个道理。

  我窝在火炉边,老周不在家的冬夜,静寂得仿佛没有了世界,一切尽是空无。苏轼晚年随友人练习养生术,他说,寂静的夜里能够听到气血在身体里运行的声音。我没有达到这个境界,至多能听到心跳的声音,感受到心脏像气囊一样压下,弹回,血液喷涌而出,汩汩流回。

  长夜漫漫,晚唐女诗人鱼玄机作诗:“苦思搜诗灯下吟,不眠长夜怕寒衾。满庭木叶愁风起,透幌纱窗惜月沈。疏散未闲终遂愿,盛衰空见本来心。幽栖莫定梧桐处,暮雀啾啾空绕林。”有人说,这首诗是鱼玄机十四岁时所作。我有点难以相信。豆蔻年华的少女,如何有这样的感触?即便是“为赋新词强说愁”,也愁不到洞穿世事,能够“盛衰空见本来心”。只有经历过盛衰,才能悟得一切皆空。“幽栖莫定梧桐处”,梧桐栖凤凰,鱼玄机本一贫家女,沦为歌妓,怎不想攀权附贵,飞上枝头变凤凰?然而她却说不要幽栖梧桐树,因为周围有啾啾的鸟雀来烦扰。鱼玄机本名鱼幼薇,以温庭筠为媒,十四岁嫁状元李亿为妾,恰是飞上枝头变凤凰,怎会“幽栖莫定梧桐处”?然,她才如愿以偿,很快就因不容于李亿正妻裴氏,在长安咸宜观出家,做了女道士,改名鱼玄机。从她的经历看,此诗该是她出家为道后所想所悟,经历过盛衰,也幽栖过梧桐。静寂的冬夜,静寂的道观,令鱼玄机想写诗的男人却不是曾经的夫君李亿,而是从她小时候就陪伴她教她写诗的温庭筠。

  白色的陶瓷炉上,玻璃煮茶壶里冒出连线的水珠,这时水温大概85度左右。关了电源,仍有余热,冒出的水珠越来越多,壶里的水有了异样,像是被谁激怒,一股股地翻滚和抖动。瞬间,平息了。多好的修养和气度!怒火中烧时能自我平复。放进茶漏,茶叶没入水中。茶漏的周沿,有茶色的水缕缕游出,像铜炉里的香烟一样,袅袅娜娜。来不及追踪,壶里的水已晕染成淡淡的茶色。拿起茶漏,浸润在茶叶里的茶水一滴滴落入壶中,仿佛石子,重重地,很快消失不见。一滴,一滴,茶漏中的茶水让整壶茶水变浓。继而,没有茶漏里的茶水,整壶茶水的颜色再次加深。是氧化?还是隐藏的机缘?一道茶汤的形成并不是茶叶入水这么简单。

  “半幅云笺抄旧句,一炉松火煮新茶。此中何物多清趣?几缕炉烟篆月华。”闲静的冬夜,窗外月明,清代诗人费墨娟用松火煮茶,铜炉熏香,抄书写字。消磨时光,这些实在是优雅的方式。如果,如果在她们那个年代也有电视和网络,我想,她也会像我一样,像大千世界所有平凡的女子一样,丢开纸笔,追剧,刷手机。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风雪下岳林
雨夜过后(小小说)
悄悄冬夜闲
衡阳晚报版面七A07悄悄冬夜闲 2024-02-07 2 2024年02月07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