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面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4年01月10日 星期三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20多名孩子走近“界牌窑”基地
“玩泥巴”玩出“传承”与“拓展”
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体验陶艺。

  衡阳晚报讯  (文/图   全媒体记者  邹红辉  通讯员  陈曙霞  谭连海)  “同学们,把瓷泥拍在转盘上,用大拇指按压中心、按出深度,往外用力拉大,两只手互相用力做出喜欢的造型……”日前,在衡阳县省级“非遗”——界牌粉底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非遗传承基地,20多名孩子在老师的指导下“玩泥巴”,一些作品已烧制成型,虽然稚嫩,但也像模像样。基地负责人、代友实验学校校长陈林俊表示,学子走近非遗基地,能有效拓展学校教育的广度和深度。

  界牌瓷器始于清朝雍正末年(1735),已有近300年的生产历史,曾建有瓷厂119家。1959年,在公私合营基础上,组建成立了湖南省界牌陶瓷总厂,下辖7个分厂,各分厂多使用“中国界牌”商标,并成立湖南界牌陶瓷研究所,先后有大批艺术家加入,推动了界牌粉底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的发展传承。上世纪60—80年代,研制了御温杯、薄胎碗等艺术瓷,开发了餐具、茶杯等10多个日用瓷品类,产品远销海外70多个国家和地区。

  前些年,企业家王代友决定将上述省级“非遗”发扬光大,遂捐资500余万元,在界牌镇银瓷完小建设了教学楼、科技楼及礼堂等,实现学校提质升级。2020年,又将非遗项目引入校园,打造了陶艺体验中心,组建了陶艺兴趣小组等,购置了6台拉坯机、1台电窑炉、有关陶艺制作工具,供作品烧制成型,为孩子们搭建学习平台。

  多年来,基地邀请工艺美术大师、釉下五彩“非遗”传承人凌文武走进校园,宣讲“非遗”陶瓷发展史及工艺流程,传授陶瓷烧制技艺,现场演示釉下五彩瓷制作技艺。青年教师彭梁峰已逐渐成为界牌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县级传承人,2021年,其《陶瓷工艺课堂》教学案例荣获市级一等奖,在中小学劳动教育经验推广活动中,劳动教育案例《依托实践活动基地,整体推进劳动教育)获市级二等奖。

  据了解,目前,基地常年有学员40人,均能基本完成拉坯、勾线、上釉、汾水、烧制五项工艺流程。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为患病旅客及时送上“救命氧”
烈士遗孀李发英 候选第四季度“中国好人”
四万元黄金首饰 物归原主
“玩泥巴”玩出“传承”与“拓展”
旅客手机掉进股道 工作人员帮其拾捡
故意破坏电线导致酒店“歇业”
衡阳晚报版面三A03“玩泥巴”玩出“传承”与“拓展” 2024-01-10 2 2024年01月10日 星期三